笔趣阁

69书吧>封神榜三部曲演员妲己 > 第6章 纣王无道造炮烙(第1页)

第6章 纣王无道造炮烙(第1页)

有诗说:纣王无道杀忠贤,酷惨奇冤触上天。侠烈尽随灰烬灭;妖氛偏向禁宫旋。朝歌艳曲飞檀板;暮宿龙涎吐碧烟。取次催残黄耇散,孤魂无计返家园。

话说纣王见妲己已经被吓坏了,非常慌乱,所以传下旨意,命侍御官立刻把这把宝剑焚毁。不知道这把剑是不是由松树削成的,它非常不坚固,甚至经不起火烧,最终全被烧成了灰烬。侍御官回复了旨意,告诉纣王这把剑已经被焚毁。妲己看到这把剑被焚毁后,妖光再次闪耀,并且她的精神也恢复了。正如诗中所说:“火焚宝剑智何庸,妖气依然透九重。可惜商都成画饼,五更残月晓霜浓。”

妲己继续侍奉纣王,为他摆宴,一起在宫中欢饮庆祝。

接下来说说云中子,此时他还没有回到终南山,仍然在朝歌。突然他看到妖光再次升起,冲入了宫闱。云中子叹了口气说:“我只是想用这把剑来镇压妖氛,让成汤的血脉得以延续,没想到大势已去,这把剑也被焚毁了。一则是成汤的命运已经结束;二则是周国将要兴起;三则是神仙们即将遭遇巨大的灾难;四则是姜子牙将要经历人间富贵;五则是有一些神灵将要被封号。”

然后,他说:“罢了,罢了,罢了,我也该离开这里了,留下这二十四个字,供后人参考。”

接着,云中子取出文房四宝,在司天台杜太师的照墙上留下了他的笔迹。他的诗说:“妖氛秽乱宫廷,圣德播扬西土。要知血染朝歌,戊午岁中甲子。”

云中子写完后,径直回到了终南山。

接着说,朝歌城里的百姓看到这个道士在照墙上吟诗,纷纷前来围观,但是却不理解其中的意思。人们挤在一起,聚集不散。正在这时,太师杜元铣回到了朝廷。太师看到许多人围在府前,两边的侍从人正在喝散人群。太师问:“生了什么事情?”

管府门的人回答:“老爷,有一个道人在照墙上吟诗,所以众人前来围观。”

杜太师在马上看到了二十四字的诗句,意义深远,一时难以理解,于是命令门役将它洗掉。太师回到府里,仔细推敲这二十四个字,一直琢磨到无解。他暗自心想:“这一定是前几天进朝献剑的道士,说妖气旋绕宫闱的事情,现在看来还真有些道理。最近我夜观天象,现妖气日益增多,旋绕在禁闼之间,肯定有不祥之兆。因此,我决定留下这个记号。现在,天子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权奸横行,天下人民都感到忧愁和不满。我们都曾受到先帝的厚爱,怎么能坐视不管呢?看到朝中的文武百官,个个都忧心忡忡,人人都感到危险,不如乘此机会,写一份奏章,向天子进言,尽我们作为臣子的义务,这并不是为了谋求名利,而是为了国家的治乱。”

于是,杜元铣当晚写成了奏章,第二天拿到文书房,不知是哪位官员拿到了这个本子。今天出现的是相商容。杜元铣非常高兴,走上前去行礼,叫道:“老丞相,昨晚杜元铣在司天台观察,现妖气笼罩了深宫,预示着灾难即将到来。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预见了。现今陛下治理国家不力,朝纲混乱,沉迷于荒淫的酒色之中,白天享乐,晚上也享乐,宗庙社稷岌岌可危,治乱之事至关重要,我们不能坐视不管。现在我特意上奏谏章,呈交给天子。请问丞相您是否可以传达这份奏章给天子呢?您的意见如何?”

既然太师已经有了这份奏章,我怎么能坐视不理呢?但天子每天都不去殿前,很难面见他。老夫和太师今天可以进入内庭,亲自向天子面奏奏章,这样如何?”

商容来到九间大殿,经过了龙德殿、显庆殿、嘉善殿和分宫楼,最后到达了奉御官所在的地方。商容见到了奉御官,奉御官口中说:“老丞相,寿仙宫是禁止外臣进入的地方,是陛下的寝宫,你不能进去!”

商容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你帮我向天子启奏:商容在此等候谕旨。”

奉御官进宫启奏:“相商容在外等待谕旨。”

纣王说:“商容为什么要进宫面见我?虽然他是外臣,但是他是三世老臣,可以进来见我。”

纣王下令:“传召商容进宫!”

商容进入宫中,口称“陛下”

,俯伏在阶前。纣王问道:“丞相有什么紧急的奏章吗?特意进宫面见我?”

商容启奏说:“司天台席官员杜元铣昨晚观测天象,现妖气笼罩了金阙,预示着灾难即将到来。杜元铣是陛下的三世老臣,您的左膀右臂,他不能坐视不管。陛下,您每天都不设朝,不理国事,只坐在深宫之中,使得百宫日夜忧虑不安。这是为何呢?今天我们不惧斧钺之诛,也不怕天威的惩罚,不是为了谋求私利,只是希望您能够倾听我们的意见。”

然后,商容把奏章献给了纣王,两边的侍御官员接过奏章,放在案子上。纣王打开奏章开始查看,奏疏上说:“我作为执掌司天台的官员杜元铣,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危,化解魅影,消灭妖孽,以此维护宗庙社稷的尊严。我听说,当国家要兴盛时,必然会出现祯祥的预兆;当国家要衰落时,必然会有妖孽的出现。我夜观天象,现出现了怪雾和不祥之兆,妖光环绕在内殿之中,惨气笼罩在深宫之中。陛下前几天亲自来到大殿,有终南山的云中子看到妖气贯穿宫闱,特意奉上木剑,镇压妖魅。听说陛下后来将木剑焚毁,没有听从大贤之言,导致妖氛再次兴起,日益壮大,甚至冲天贯斗,带来了极大的祸患。我深感担忧:自从苏护进献贵人之后,陛下治理国家的纲纪已经荡然无存,御案上积满了灰尘。丹墀下的草木已经芽,御阶前的苔藓已经长满了绿色。朝政混乱,百官失望。我们难以接近天子的身旁。陛下沉迷于美色之中,日夕欢乐。君臣之间的关系不如云遮蔽了太阳般的密切。我们何时才能够看到国家的昌盛,再次迎来太平的天日呢?臣不惧斧钺之刑,即使冒着生命的危险上书告诫,也要尽忠职守。如果我的奏言不虚,希望陛下早日给予回音,并迅施行。我们都十分担忧,恭候陛下的命令!特此上书告知。”

纣王看完杜元铣的奏疏后想道:“他说的话很有道理,可是他的奏疏中提到了云中子除妖的事情,前几天苏美人也因此差点丧命,只能说是托天的庇佑,焚剑才让我们平安。今天又提到妖氛在宫闱之地,真是令人担忧啊!”

纣王回过头来问妲己:“杜元铣上书,又提到妖魅相侵,这是什么意思?”

妲己跪在纣王面前,说道:“前几天的云中子是个方外术士,他捏造了妖言,蒙蔽了圣聪,搅乱了万民,这是在散布妖言、扰乱国家。今天杜元铣又借此为题,都是一些朋党散布谣言,欲造成混乱。百姓中有些愚昧之人,只要听了这些妖言,就会陷入恐慌和混乱之中,不知所措,从而引起社会动荡。这一切都源于这些毫无根据的谣言,以致于人们被蒙蔽。所以,对于那些散布谣言、扰乱国家的人,必须严惩,不容有情!”

纣王说:“美人说的非常正确!”

纣王下旨:“传达我的命令,把杜元铣枭示众,以警示那些散布谣言的人!”

相商容劝谏说:“陛下,这件事不能这样做!杜元铣是三朝老臣,一直以忠诚之心为国家效力,无私奉献,只是想要回报陛下的恩情,并报答君主的恩德。他的言辞是真诚的,是出于忠心不得已而出的。他为国家付出了毕生的心血,真的非常用心。况且他是执掌司天台的官员,负责验照吉凶。如果按照规定而不奏报,恐怕会受到司参的惩罚。今天他直言不讳地陈述了事实,却反而遭到了陛下的处决。即使杜元铣死了,他也不会为此抱怨。他是出于对陛下的忠诚,才愿意付出生命。不过,我担心的是,这件事会引起四百文武之中的不满,杜元铣无辜受到了惩罚。我们希望陛下能够原谅他的忠心,宽恕他。”

纣王说:“丞相你不懂,如果不杀杜元铣,他就会一直散布谣言,引起百姓的恐慌,社会就无法安定下来。”

商容想再次劝谏,但无奈纣王不听,令奉御官将商容赶出宫去。奉御官逼迫他,商容只好离开宫殿。当他到了文书房时,看到杜太师在那里等待命令,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是否会有生命危险。纣王已经布了命令:“杜元铣散布谣言,扰乱国家,把他抓起来,枭示众,以维护国家法纪。”

奉御官宣读了王令,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将杜元铣扒下衣服,用绳子绑了起来,拖出了午门。

当杜元铣被带至九龙桥时,他遇到了一位穿着大红袍的大夫,名叫梅伯。梅伯看到杜太师被捆绑着带来,便上前问道:“太师犯了什么罪,才会受到这样的惩罚?”

杜元铣回答:“天子失职,我等上书内庭,反复上报妖气累积于宫中,灾星出现于天下。相传达了我的话,但这被视为犯了天怒。君王赐我死,我不敢违背命令。梅先生啊,‘功名’这两个字,已经化成了灰尘;多年的忠心耿耿于怀,却变得冰冷起来!”

梅伯听到这些话后,说道:“两边的,暂且停一下。”

他来到了九龙桥边,恰巧碰到了相商容。梅伯问道:“请问丞相,杜太师犯了什么罪,才会被赐死?”

商容回答:“元铣本是忠于朝廷的,因为妖气累积于禁阙,怪气出现于宫闱。天子听从了苏美人的话,却因此被指控‘散布谣言,扰乱国家,惊慌万民’。我曾苦谏,但是天子不听。如今怎么办呢?”

听完商容的话,梅伯气得不行,感觉“五脏六腑都在激动,热气冲上心头”

。他说:“老丞相治理阴阳,调和世间万物,奸者会被斩杀,佞者会被除掉,贤者会被推荐,能者会被表扬。君主正直,相却不直言谏告,如果君主不正直,相应该直接向君主谏言。现在天子杀害了一个忠臣,而丞相却不敢开口,只有被动地承受。这是以个人的功名为重,轻视了朝廷内部的重要人物,怕死爱生,珍爱自己的肉体,害怕君王的惩罚,这都不是丞相应该做的!”

梅伯又说:“两边的,且停一下!让我和丞相见一见君王!”

于是,梅伯带着商容穿过大殿,径直走进了内庭。

梅伯作为外官,到达寿仙宫门前后,就自行俯伏在地。一位奉御官报告:“商容、梅伯在等候陛下的旨意。”

纣王说:“商容是三世老臣,可以进入内宫,可以赦免;而梅伯擅自进入内廷,违反国法。”

纣王传旨:“让他们进来!”

商容在前面,梅伯跟在后面,进入宫中俯伏在地。纣王问道:“两位爱卿有什么事?”

梅伯说:“陛下!我写了一份奏章,问杜元铣犯了什么罪,才会被赐死?”

纣王说:“杜元铣和方士勾结在一起,编造谣言,迷惑军民,破坏政治秩序,污蔑朝廷。他作为大臣,不思报效国家,反而说谎,欺骗君王,按照律法,应该处以死刑,除掉奸佞,这是理所当然的。”

梅伯听了纣王的话,不禁厉声疾呼:“陛下!我听说尧王治理天下,应该顺应天意,顺从人民。言听从文官,行动听从武将,每日共同商讨维持民生和治理国家的道路。去除谗言和不良行为,共同享受太平盛世。现在陛下半年不去朝廷,沉溺于深宫,每天喝酒,晚上欢宴,不关心朝政,不允许谏言。我听说“君如腹心,臣如手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