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我在三国的种田日常白马洛神花 > 第151章 潮起潮落(第2页)

第151章 潮起潮落(第2页)

这脸上都多了笑容。

再加上乔菁菁有意让身边的椰蓉阿罗等轻松起来,无事处也会与大家说笑几句。

有山有水处,乔菁菁也会带着婢女小姑子义弟等,去耍水爬山,享受风景。

于是,便有了半山上。

一颗姿态矍铄的松树下,乔菁菁和孙尚香对坐着下棋,椰蓉和阿罗坐在一边烹茶。

刘基就把这样一副情景画在纸上。

又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

乔菁菁本是为了放松。

却被步骘诸葛瑾等看成是另外一层意思。

诸葛瑾以为,乔菁菁是想有意撮合孙尚香与刘基这一对年轻男女。

又或以为乔菁菁的意思,也就是吴太夫人,或者说孙权的意思。

那男人之间有意无意处,也会在刘基面前说几句笑话。

他们言语之间取笑刘基:“还是少年好,俊朗知识渊博,能得到小郡主的喜欢。”

刘基自从父亲刘繇死后,在豫章城过了一些没有依靠的日子。

幸好当年孙策了善心,将刘基和几个弟弟从豫章城接回来,还交给乔菁菁的娘家抚养。

才有了刘基后来这几年安稳的读书生活,以及受尊重的地位。

刘基也掂量过自身的地位。

说才华,他自是不甘于人下,但说到这个地位,大乔夫人如今在东吴可谓是主心骨,可大乔夫人并不是他的亲姐姐,只是他的义姐,而乔家也全靠大乔夫人一个女子撑起来,乔二和乔三两位小小的百夫长,还有乔老爹年事已高,这样的家庭关系终究是撑不起刘基的颜面。

刘基若是有朱纪顾邵6逊这些年轻人那么厚重的家世,也不用这些人笑话他,他自己都敢向孙权求亲,以求取这爽朗明快且又聪明活泼的郡主。

所以,面对诸葛瑾等的取笑,刘基只是拒绝。

“子瑜兄莫闹,你只是说笑也便罢了,若是被郡主听到,郡主便要恼了,若是闹到孙将军那头,又不知怎么是好!”

因为大家都知道,孙家这几个兄弟从孙策起就是护妻狂魔,护妹狂魔,到了孙权这一处还要再加一个护嫂狂魔。

诸葛瑾从此以后也不敢再来取笑。

回程的时候,大家沿着海边,走了厦门,泉州。

沿海一带民风十分朴素。

渔民自古出海打鱼,或是煮海为盐,偶然有几个稍微繁华的镇子,所经营的不过是盐和干鱼,间或有江南来的棉麻衣服。

孙尚香闻着一条街又一条街的干鱼的腥味,皱着眉:

“唉,海风是咸的,海鱼是臭的。这些人世世代代都住在这里吗?”

乔菁菁就告诉孙尚香: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自古以来就是这个道理。海边的生活条件艰苦,不能种地,出不了粮食,没法养鸡养鸭,也养不了蚕,所以人们生活相对粗糙,没有江南那般细腻。况且海边的天气说变就变,刚刚还是烈日大太阳,晒得人面皮红,转眼之间,乌云蔽日,大风带着大雨,哗啦啦的就淋下来了。”

这一路走过,连椰蓉都想赶紧回到江南去。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好像就一路看了许多狗窝,家里那个才是金窝。

所以椰蓉还是感叹,自家主子真是个特别的。

那些夫人太太们都只想在家里头养尊处优的过着,只有她家大乔夫人还要亲力亲为出来巡视,且不真的为了游山玩水,还办成了那么多事。

大乔夫人白天看过福州泉州和厦门,晚上还点灯熬夜还写了一本沿海记。

椰蓉看不懂字,但看那个图画的意思,是在记录这当地老百姓养鱼打鱼煮盐的生活。

乔菁菁写了一些,椰蓉就把这些给整理起来。

“夫人,您白天都那么累了,晚上不早些休息,写这些不费精神!”

乔菁菁只是笑:

“你们不知道那群人,他高高在上,手里握着权力,只管号施令,从来不管老百姓真正的生活原本模样!没有深入细致的调研,就没有言的权利。

世人都不知道,后世千百年后,这沿海一带可是经济达之地。

我如今要做的不是千百年之后的事,是当下是这十年二十年内能不能让这一些人过的容易一些。”

乔菁菁刚刚整理好这一本沿海记,6逊那边也有了想法。

6逊认为这沿海一带人说多不多,却总有些人,世世代代以打鱼为生,外出打鱼有时还会遇着海盗,东南一带还有一个琉球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