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诗人盘点从解绑李杜开始免费 > 立春三(第2页)

立春三(第2页)

但凡学过诗的人,就没有不知道他俩的吧

这话说得古怪。

如今正是大赋当道,自家郎君便是因子虚、上林两篇气势恢宏的辞赋得了天子赏识。可按小女郎所言,后世汉赋荣光不再,反倒成就了诗歌的地位么

卓文君暗暗想着,记下了“李白”

与“杜甫”

的名字。一为“仙”

,一为“圣”

,听着便不同凡响。可惜小女郎只是一笔带过,否则,她还真想拜读两人的大作呢。

也不知道日后有没有这般机缘。

一个恍惚,视频已转回正题

譬如有着“词中之龙”

美名的南宋词人辛弃疾,便曾于早年写下汉宫春立春日之作。

汉宫春卓文君挑挑眉,后人可真会促狭。取而代之不够,竟还要借咱们汉家宫室的名儿去作诗题么

全词篇幅较长,为避免水时长之嫌,文也好无意在视频中尽数解析,只将内容以文字形式一贴,而后轻描淡写地援引句,权当算是介绍

这篇当头便是一句“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开篇名义,直言春天已经归来,这又何以见得诗人别出心裁,不去景色中找寻,反倒看向身边。原来,心灵手巧的娘子们已经剪裁缯绢制成小幡,簪戴在髻上,以此迎春之举,引出又是一年春归的感慨。

后世不同的习俗颇具妙趣,卓文君听得津津有味。在文也好的解释下得知原委后,不禁哑然失笑,“这位词中之龙,名号颇具万丈豪情,不曾想,倒很是会夸小女郎呢。”

果然,文也好与她所见略同

此句极好,好在举重若轻,巧妙地将立春的旧习俗揉入词中。描画娘子妆饰,却俏而不妖,更胜在清新脱俗,正是辛氏的独特风味。

但我几经熟虑,最终仍为立春日择定了杜审言的这诗。

文也好不慌不忙,娓娓道来其一,自然是因这被后人推为“初唐五律第一”

如此高的评价,可不是浪得虚名。四联对仗工整,字字珠玑。见春景而思归,将杜审言心怀故土的情丝与初绿的柳丝融为一道,丝丝缠绕。

说完头一个理由,文也好狡黠一笑其二,却是因为诗中所展现出的,诗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与同僚亲朋交游时,人之本性或许可以掩藏。可在笔下、在诗中,再如何细微的情思总会在不经意间倾泻一二。卓文君托着下巴,想起亲身际遇,大有同感之时,忽然生出一个荒诞念头

哪怕终此一生不能得见小女郎,自己也想通过什么法子,与她畅谈一番。

文也好可不知自己随口的一句话引出了多么了不得的反应,眉飞色舞地将杜审言的生平细细展开

这杜审言呐,现在虽不怎么为人所知。可在当时,身为宫廷御用文人,自然还是有几分傲气在的,何况他还生来不知谦虚为何物。甚至,曾毫不客气地夸口“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

屈宋是何许人也真计较起来,那堪称是我国最早的两位大诗人可杜审言怎么说论写文章,这两位大佬前辈统统都得过来给我打下手。听听这话,对古人都如此不客气,对身边的人还能有好脸色么

最深受其害的,便要数与他同为“文章四友”

的苏味道。许是八字不合,你说这三个人里头,怎么杜审言还偏偏就对苏味道看不上眼呢

说起这些趣闻轶事,文也好更加起劲

若是平常插科打诨还不打紧,偏有一年,杜审言给官吏定等后,出来说了这样惊世骇俗的一句“味道必死。”

泱泱华夏,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哪有这样咒别人的道理旁人听了不知底细,大吃一惊,赶忙问他缘故。莫不是苏味道犯下错事,要被圣人责罚了

谁知杜审言得意洋洋地解释起来“他见了我的评语,岂不是羞也要羞死了”

说起诗人轶事,文也好更如开了闸般滔滔不绝

要知道,这时候的苏味道可是天官侍郎,官阶可要比杜审言高出不知道多少去。他这话,岂不相当于“领导举杯你先喝”

甚至还要更加严重。可他偏偏说了,这不是狂傲,还能是谦虚不成

文也好意犹未尽地住了嘴,紧跟着抛出了下一个问题或许你们又要问了区区两件小事而已,与选定这诗似乎毫无干系呐

其实不然。

看到这里,或许是出于诗人天性,身处不同时空的李白、辛弃疾与卓文君,竟异口同声地道出这四个字。

诸君请瞧,这样一位倨傲骄狂的诗人,在撞见江南春景时,是怎样的一番反应

前有“偏惊物候新”

,后道“思归欲沾巾”

。方才我们说了,前人巨匠也好,同道上级也罢,无一能叫杜审言折腰。

可唯有初春秀景,才会叫宦游人驻足赞赏。也唯有迢迢故乡,才能叫狂士心甘情愿地低头揾泪。

说完这句,自开头以来,言语便分外流畅的文也好蓦然停在了此处。几人静静等了一会儿,久到他们都忍不住疑心是不是便要到此为止了,才听她轻轻一吁。

似心知肚明的无奈,似爱莫能助的叹息

诗人,莫不如是。请牢记收藏,&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