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重新变得冷静而清明。
大秦的传承,重于一切。
胡亥是他推出来的挡箭牌,给大秦所有秉持法家理念之人的一个交代,也是他挑出来给自家长子扶苏的一块磨刀石。当然,更是一个备选的方案。
扶苏能幡然悔悟,自然最好,如果扶苏到最后也不知悔改,依然一门心思的秉持他那些儒家的理念,那就是胡亥。
所以,他一方面,大力扶持胡亥,甚至给把朝中最有实权的左相李斯和自己身边的近臣中车府令赵高都推给了胡亥做老师,教导他律法剑术,教他治国的道理,另一方面,却又迟迟不肯确立太子之位。
那就是因为,对扶苏还有一丝念想,对胡亥还有一丝不满意。
所以,雄才伟略如他,也不由在这个关键的问题上,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下不了最后的决心。
一直到,赵郢忽然闯入了他的视线,表现的越来越惊艳,越来越出彩,渐渐地把扶苏和胡亥的光芒都彻底掩盖住。
他这才恍然惊觉,自己似乎又多了一个新的选择。
心中从迟疑才逐渐消散,终日笼罩心头的阴霾,也似乎透出了一丝天光。
正搀扶着自家阿翁的胡亥,并没有察觉到自家阿翁情感上的瞬间变化,还正沉浸在自己阿翁关心自己的感动中。
“阿翁,我这段时间,找到了一种可以使用石炭的办法,而且价格极为低廉。如今已经建起了十几个作坊,生产的煤球和炭饼,足以够咸阳城和周边的小民使用,有了这个,我大秦黔再不用受风寒之苦,您也不用再每到冬天都担心柴火供应不上的问题……”
胡亥捧着手中的热茶,一边说,一边偷偷看着自家始皇帝的脸色,见始皇帝一脸欣慰地连连点头,心中越兴奋起来。
“只是孩儿这段时间,光忙着这个,没能常来给阿翁请安,心中有些挂牵……”
见自己这个小儿子,眉飞色舞地给自己讲述着如何巧妙利用石炭的方法,以及自己这段时间,怎么建立作坊,安排人手,怎么东奔西走,提前储备等等一系列的事情,却对赵郢在这里面的作用只字不提。
始皇帝心中不由暗暗叹了一口气。
货不比货该扔,跟自家那个混不吝的孙子相比,这孩子到底是差了几分气魄和胸襟啊。
有了这个念想,心中难免就有些腻歪。
但毕竟,自己这个儿子,才是这件事的主导,前前后后都在为了这件事忙碌奔走,到底是比以前长进了很多。自己这个当阿翁的,不能冷了孩子的一片心思。
“做得不错,朕重重有赏!”
始皇帝大手一挥,就是一大堆的赏赐。
六国皇室累世聚敛的财富,尽归于秦朝,虽然不至于像阿房宫中写得那么夸张,但始皇帝手中却真的是不缺宝物。
胡亥走的时候,满面春风。
重要的不是始皇帝的赏赐,而是始皇帝对自己的作为,果然很开心,自己的策略是正确的,天天跑宫里请安,陪着阿翁吃饭聊天,不如出去好好做事,为阿翁分忧!
得到了始皇帝鼓励的胡亥,连肚子都不觉得那么饿了,只觉得终于找到了讨自家阿翁欢心的正确方法,干劲满满。
连因为要分给赵郢那狗东西一大笔钱,都不觉得那么郁闷了。
那狗东西虽然可恶,但有时候,还是蛮有用的嘛!
ps:感谢书友伊吹鸡腿子5oo起点币打赏支持。
“行了,行了,没眼力劲的东西,先滚一边去吧……”
赵郢也不由心中好笑,探出头来笑骂了一句。
甑见始皇帝没有反对,顿时如蒙大赦,跑起来就跑了,一直到跑出去多远,心中还怦怦直跳。
我刚才呵斥的是陛下,而且成功地活下来了……
一想到这个,他就觉得自己脚底下没根,走路都飘。
……
厨房里。
赵郢腾出手来,给始皇帝和黑一人倒了一盆热水,用凉水兑好温度,招呼两个人简单地洗了洗手。
这才乐呵呵地道。
“只吃别人做的饭菜,永远吃不出饭菜的真正滋味,偶尔下厨,做点小菜,也是一种难得的乐趣,来黑老,您帮忙切一下这些韭菜,大父——算了,您就坐那里看着点锅灶吧,什么时候没柴了,您就添一把……”
既来之,则安之。
始皇帝干脆就蹲到灶台前,看着赵郢和黑在那里忙活,时不时抽空往灶台下塞一根劈柴,这个时候,他才现,赵郢家里的厨房也似乎也跟自己以前见过的厨房不同。
没有鼓风机,但是火却燃烧的极为旺盛。
刚才在外面的时候,自己忙着问煤饼的事,没顾得上这个,现在一闲下来,顿时就现了蹊跷。
“这个灶台是怎么回事,明明没有鼓风机,反而比有鼓风机的烧得都好……”
“哦,前几天让人改的,怎么样,是不是特别好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