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汝之见,我军夜袭能有几成胜算!”
“依小婿看来,起码有八成胜算!”
李儒抚须沉吟道:
“联军看似一体,实则各怀鬼胎,从今日斗将便能看出,联军并非一心,都想保存实力。”
“现在连战连捷,已成骄兵,我军出击定然能有战果!”
经过亲自观察之后,他已经对联军态势有了一个判断。
虽然不敢确定所有诸侯都已经骄纵,但他能感觉到,至少大部分诸侯已经起了轻视之心。
他们出战从总体来说,必然能取得一定的成效。
见李儒如此肯定的神色,董卓心中有了一些底气,当即下令道:
“既是如此,诸位且下去准备,今日子时造饭,四更出击!”
众将闻之,随即应诺道:
“诺!”
于是纷纷领命而去,只留李儒一人停在帐内。
董卓见李儒一动不动,不由奇道:
“文优何不回去休息休息,今夜若是夜袭,还得劳累一番!”
李儒闻此,忙前轻声道:
“非是小婿不愿回去,而是有一言劝谏相国。”
“今我军新败,即便得胜,也难再战。”
“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
“嗯?什么童谣?”
董卓眉头一皱道:
“我军还未大败,何必迁都长安?”
李儒听此正色道:
“相国不知,现在联军陈兵汜水关,与洛阳太近,此次即便击败了关东诸侯,其人势必卷土重来。”
“如此下去,我军必然疲惫!”
“故相国迁都长安,可远离关东之地,我军可将洛阳搬空,坚壁清野,来日联军再想进攻,便要穿越数百里焦土,可谓费时费力。”
“我军只需坚守潼关,可保得安!”
如此说罢,见董卓还有犹豫,他便笑道:
“况且,近日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小婿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
“‘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