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尴尬的间,刘冀才笑道:
“方才小子听诸位言说要推举盟主之事,本来按小子身份不该插嘴。”
“然既是为国之大事,身为刘氏后裔,自不容辞。”
“诸位也知晓,当初景帝在时,吴王刘濞以清君侧之名,欲谋大事,后得景帝英明神勇,方才平乱。”
“此乃以名为恶!”
“而此次吾父王同样以清君侧之名,召集诸位共商国事,欲讨贼寇,还政天子。”
“此乃以名为善!”
“可父王却是皇室中人,聚天下英雄可也,但若是以此为由担任盟主,难免日后为人诟病!”
“只可惜诸位如此热情,父亲不好退却,便只得由小子插嘴了。”
“若有冒犯之处,还请诸位贤德之士莫要怪罪!”
言罢,他便对众人行了一礼,而后退到了刘宠身后。
一言一行之间,进退有据,有礼有节,让众人皆是一阵侧目。
方才还以为刘冀是不懂事,出言打岔。
如今看来,人家分明就是言之有物,挺身而出为父亲挽回尴尬局面。
与之相对,反倒是袁术的举动显得小家子气了起来。
想清楚了这点,众人再看那无声无息立在刘宠身后刘冀,但觉此子来日必然非同小可!
而刘冀的提议,也引起了众人一阵深思,刘宠也顺坡下驴道:
“吾儿所言甚是,虽承诸位之情,可这盟主宠却是万万不敢当的。”
“还请诸位另谋高明!”
孔融想了一会儿,出言道:
“正所谓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举国而与之不为改视,重死持义而不桡,是士君子之勇也。”
“殿下大义如此,我等敬佩!”
“可如今会盟于此,殿下不就盟主之位,何人可就之?”
孔融的情商不得不说不怎么高,他这话虽是想劝刘宠就职,却得罪了在座的其他人。
仿佛貌似刘宠不就职,那在座就没人可以当了。
刘宠听出了这意思,眉头一挑道:
“以孤看来,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名相之裔,可为盟主。”
他一心想推掉位子,自然便拿身旁的袁绍挡枪了。
至于袁术嘛,这小子他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索性略了过去。
而袁绍一听这话,眼睛顿时一亮,有些惊讶的朝刘宠看了过来。
本来他都觉得这盟主之位他无望了。
没想到推来推去,竟到了他的身!
虽然心中欣喜,但他自是不能当场领受的,忙推辞道:
“殿下何处此言,绍何德何能,可得此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