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循环工业优点 > 第二十三章 妥协(第2页)

第二十三章 妥协(第2页)

所以,在很短时间内,国产汽车销量,就以指数倍增长着,直到趋于稳定。最终统计结果出来了,年度新车销售量,国产汽车比重占据95%的高位。而其中5%的进口车和合资车,是新技术汽车布之前的存量数据。

国内生的事情,在国外引了剧烈震撼。

国外某些严重依靠国内市场的汽车公司,业绩萎缩八九成,估计第二年直接清零了。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搞不好,自己的公司都有可能破产倒闭了。

于是,国外这些汽车公司,纷纷做出妥协和让步,希望国内这边能给他们一个机会,好让他们能继续为国内汽车行业服务。

国内的汽车公司也没有任何刁难,甚至做出一些限购政策作为表态,而正主思源集团没有任何表态。因为一开始他们也没有任何表态。

自从国产车与纯进口车进行了比拼节目以后,汽车市场引了一场大地震。

可以说,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核弹,将国人在汽车领域的思想框架、过去固有的认知通通炸平了。

当然不是所有国人都高兴,至少,在国产车提升技术之前买车的车主们就非常愤愤不平。

在这之前的国产车,还是合资车或者纯进口车,都无法与现在的国产汽车有任何可比之处。这就让已经买车的人,产生了一种吃了大亏的感觉。

“我上个月才买的一台奔驰,虽然不是特别名贵。但那种感觉,还像那么回事。这才多久,有都有种吃了苍蝇一样难受!真的,撒谎儿子的,太憋屈了!”

一个刚购车的大哥在某论坛上哀嚎起来。

“你还算好的,至少体验了一个月豪车的感觉,我前天才买的宝马系,今天就现它成了累赘。

除了外观好看点,内饰没毛病外,一无是处,油耗不但高,还得防刮蹭。

我去,等将来国产汽车都用上了新材料涂层,估计喷漆打蜡的人都找不到了,包养个毛线啊!那就是养了个爹,等车岁数一大了,就会少零件,还是不可再生的,你说咋整?”

另外一个思想更为深层的车友分享道。

“你们的车至少名气大,有收藏价值吧,我的车就一普通国产车。当初买车的时候,还是因为爱国而支持买国产汽车。

可如今,新款国产汽车全面爆式升级,我的车买的时候也差不多18万,但是跟今天那些同等价格的新国产汽车比起来,我的车就像坨废铁。

我之前还在想,国产汽车就算有进步,也不是太离谱吧,没想到,这不叫离谱了,而是神迹了。”

有个国产车主无奈的说。

“这都是命,买的早不如买的巧,但是很遗憾,我没钱!”

有个欠揍的哥们,很无聊的成了众矢之的。

“哪里来的白痴,简直就是欠揍,快滚吧,别在这说风凉话!”

一个大哥明显要暴揍的节奏。

“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晦气。”

“哎!这下汽车行业要翻天了,已经买了车的人不会甘心的,保不齐会生点什么。”

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好事者预测的说道。

“得了吧,还不甘心,怎么的,还有办法换回去不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原则,谁都不能被破坏掉,否则还有什么市场规则可言?”

一个理智的车友表达了自己的认知。

……

网络上的,各种言论和观点没有影响到这些国产汽车整体技术变革的脚步。

这些公司,获得思源集团新动机,新材料零部件,或者为了避开乱七八糟的国外专利,而被思源集团研团队重新设计的整车技术后,自信心和决心空前高涨。

过去,在面对国外汽车公司的竞争时,那种卑微和无力,是来自骨子里的。

设计代沟,新材料代沟,动机代沟,哪怕一些简单的内饰外观都存在明显的代沟。

这些代沟来源于技术经验的积累和人才的匮乏。

没办法,国内汽车公司缺钱呀。研需要的资金是海量的,而且需要持续不断的投入,才有可能获得某些方面的突破。

假如没有市场作为支撑,一个公司更本拿不出多余的资金搞研。而没有研就等于失去造血能力。这是一个死循环,哪怕投入再多前期资金,也不可能造就一个有活力的公司。

而国内大部分国产车公司,或者其他工业产业的公司,都有同样的问题,企业产品没利润空间。

多么扎心的现实呀!

所以,当国内出现一个研能力强,又愿意分享技术的公司出来后。这些国产汽车公司就立马知道自己未来的展策略是什么了。

是的,我们干技术研不行,没关系,有人干的好就行了,而且又是自己人,还牛逼的不行,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公司愿意成本价分享技术。

他们这些国产汽车公司的领导人,甚至在一起还开了一个小型会议。会议专门讨论,国内未来汽车行业的格局。

据他们自己预测,将来极有可能会出现这么一个有意思的模式。思源集团作为技术的输出单位,从整车设计,到零部件设计,再到动机更新换代等等。

而其他公司,就是负责生产运营,打造汽车品牌,在全世界范围内攻城略地,然后将获得的利润返回国内,供养自身外还要供给思源集团。

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怎么搞的跟白蚁巢穴一样。

不过后来思源集团和其他各行业的展模式,也越向着他们这个预想靠拢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