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最后还是决定在江暖家借住着。
又和村长商量着,在知青点边上的空地上,盖一间屋子,再打个水井。
她们出钱,请村里帮忙出人盖一下。
村长答应了,那间老房子确实是又破又小,知青来的突然,他们什么也没准备。才想着将就一下。
男知青将就着就住着了,几个女知青确实不方便。
既然她们愿意出钱盖屋子,那就盖吧,边上原本就是荒地。
只不过马上要秋收了,挤不开时间,这盖屋子的事要等忙完秋收,才能找人干了。
秋收是大事,江笑笑她们自然明白,而且这边也不着急,她们在这边住的还舒服。
那边三个男知青都已经住进去了,才知道女知青不来这边住。
这做饭啥的就得他们自己来了。
三个男知青,都不是那种会做饭的。
这饭菜也是勉强煮熟了吃下去。
有时候煮多了,吃的撑,有时候煮少了,又不够吃。
王芳倒是总叫他们过去一起吃,但是朱余拒绝了。
这天天去和女知青她们那边吃,也怪不好意思的,要是在知青点还好说,那是别人家,哪有天天上门吃饭的。
而且朱余也不想欠王芳太多,每次他的饭盒底下都有肉,他知道是王芳额外给他的。
但是他们还不是那种关系,他不想一味接受王芳的好。
后来有一次,吃完饭三人都拉肚子了,完了,一定是菜没煮熟。
三人一商量,这样不是个办法,天天吃不好,人都感觉精神不好了,而且干完活回来只想躺着,一点也不想做饭。
最后三人找了住在隔壁的大娘,请大娘帮忙做饭,他们付报酬。
比起做饭,还是花点钱更轻松。
反正给的补贴,吃饭还是足够的。
马上,秋收来了。
村里所有人都开始忙碌起来。
上工的时间变早,下工的时间变晚。
天蒙蒙亮就要起来,天黑了才能回家。
知青们也是第一次体会到真正的农忙。
敢情之前的都是小打小闹。
几人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下来的,大队长一直拿着个大喇叭在后面喊,快点,快点。
到处晃悠抓偷懒的人,喝口水的功夫就催着你下地去了。
平时乐呵呵的大队长就跟换了个人一样。
边上的大婶安慰她们,习惯了就好,大队长把粮食看的重,趁着天好,要抓紧时间收起来,不然变天了,这粮食就入不了仓库了,这损失就大了去了。
一切为了粮食。
就连平时嘻嘻哈哈的人这会也都在埋头苦干,知青们也知道这是正经事,大家都要认真对待。
晚上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去,今天比她们第一天来下地的时候还要累。
浑身都不想动。
江笑笑之前还觉得下乡知青就是辛苦了点,条件差一点,其他也没什么,这会才真知道最苦的是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