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啊,长城,它是各个朝代用以抵御外族最重要,也是最宝贵的天险,只要长城未破,边关内地的人民才能踏实的睡个好觉,不用在梦中担心自己成为外族的蹄下亡魂
天幕传来的声音淡淡的赞赏和哀愁。
这让始皇殿外已经被长城所折服的大臣十分不解,讨论着:“这天上之人,明显是十分喜爱并赞美长城,如今为何声音又充满哀叹。”
这个问题远在家中观看天幕的淳于越能回答,隐藏在乡林之间的墨子能回答,天下的黔首能回答。
——太苦了,修长城苦,不修长城也苦。
长城作为天险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的存在也是历史留下来的瑰宝,但它的构建也着实充满鲜血,它修的太快太快了,因为构建起它的人,拥有着超越时代的眼光,他大步流星将时代的制皓甩在身后,快步向前,以至于在他走后无人能扛起重担
无人能扛起重担,听到这几个词秦始皇嬴政内心里赞同。
他又怎么会不知道没人能抗的起他的重担,扶苏和他道不相同,性子又相对温和,如果是盛世太平时做个守城之君,必然是个盛世明君。
但在六国余孽未灭,秦国各地人心未齐之时,最不需要的就是守城之君。
而且如果将秦国交给扶苏,以他的喜爱儒家,复辟分封制的想法,未必不会推翻掉嬴政之前的政治建设,那么嬴政的苦心成果,所做的一切都将付之东流。
二十年,如果在有二十年,秦国的统治将会更为稳固,即使交给扶苏他也难改秦始皇嬴政的建设——可嬴政今年已经四十四岁了,在这个平均寿命不过三十来岁的年代了,他还有几年的岁数可活。
寿命就像是一把悬而未落的刀,一直悬在嬴政的头顶,他近几年越发的力不从心,不靠着仙丹成堆的政务都难以处理完,可他还有许多宏图大志报复还为施展开来,一统六国从来都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结束。
这样想着嬴政观看天幕的眼神越发炽热了,不知这天上之人可否传授长生之法。
叹息完,天幕继续讲起了秦始皇嬴政。
始皇的功绩,我也没什么好在多说的了,毕竟up不是历史专业,也就不误导人了,接下来我就讲讲一些大家对秦始皇的误解。
常见的焚书坑儒、暴君,这些年信息发达我想大家也都知道事情的过程了,这里就不多的赘述。
我主要来给大家介绍一个,相对少见的点,在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贾谊曾为劝谏汉文帝以秦朝为筏子,而写的《过秦论》流传千古,是学生上学时必学的课文。
其中的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是不是很霸气,很威武。
但后世不少人看这段文时,好像只记住了奋六世之余烈,仿佛秦始皇嬴政就是个躺在祖宗功德和荫庇之下躺赢吃瓜的人,觉得我上我也行。
但是你上你真的行吗?
天空的画面中出现一个嬴政的Q版小人,接着是从秦孝公种了一颗瓜腾,随后一代代秦国君子施肥将其养大,最后到了Q版嬴政,瓜刚好熟了,他一把将这个写着六国的瓜摘下,欢快的吃进了肚子里。
画面中的Q版人很传神,眉目间的样子和陛下有五分相似,看的扶苏心里大呼,父皇居然如此可爱,然后被一眼就看穿他想什么的秦始皇嬴政给了一脚,孩子不打不成器,一天天的都在想什么。
天幕中的画面将内容描述的十分传神,以至于大家一下意会了,躺赢和吃瓜的意思。
其中的曾跟着秦始皇打天下的武将们,忍不住嗤笑出声,笑那些后世之人不知天高地厚,竟然觉得陛下完全是靠祖宗留下的基业才赢的。
摇摇头有武将叹息到:“这贾谊是个人才,几句话将陛下写的可真威武霸气,可惜那些后世之人居然只关注了第一句。”
嬴政虽然对后世之人以为自己只靠先祖略有不满,不过看天幕中人所说估摸着这样想的人还是少的,加之贾谊这过秦论着实和他心意。
简称——夸的真好。
赵高也在内心肺腑:还好这贾谊是在什么西汉,不然就这马屁拍的,简直不输他赵高,竞争压力一下就大了。
看此文李斯也忍不住称赞:“贾谊之文,行文流畅,辞藻之华丽将陛下的威严和功绩展现的淋漓尽致。”
远在西汉文帝时期,正在写过秦论劝解汉文帝的贾谊,还没来得及呈上自己的著作,就听天空悬挂了许久,总是断断续续播放内容的天幕,居然念出了他的名字,还说他的作品流传千古顿时有些受宠若惊,并喜不胜收,做文人做官的哪有不喜欢流传千古千古的。
只是这关注的重点不是不太对……
天幕刚说不久,看见天幕的汉文帝便立刻召贾谊入宫。
贾谊进宫后刚面圣,就见到了陛下难得耶诺的目光,忍不住叹到:“我的本意不是这个啊陛下,谁知这后世之人尽将重点放在这。”
隐藏内容,陛下咱的重点是劝解,秦皇不是重点。
汉文帝看贾谊有点微恼的样子,一边笑了,一边脸上安抚着贾谊的抱怨,“朕还没看过贾太傅的过秦论,且呈上来待朕观看。”
贾谊自然无有不应,呈上了自己刚著好的过秦论,待汉文帝赏析。
汉文帝看过秦论越看越欢喜,连连赞叹贾谊,并称此文为后世之明君必修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