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朝大一统的好处出来了,虽然有时候要和外族打仗。
皇位上会出现脑子里有水,需要华佗来治疗一下的皇帝。
但大体上还算是平稳,尤其是汉朝在武帝经过他的治理和打天下,国土面积和生产力都有了一个提升,加上后来宣帝中兴,光武帝、显宗孝明帝这类“文帝”
的治理。
人们得以过上相对平稳的生活,对医疗也就有了更大的需求和探究欲望,也有时间去深究医术。
其中两汉对未来中医影响最深远的时代,莫过于东汉末年,这时由于瘟疫频发,导致人们时常死于疫疾,对医疗的需求迫切增加。
由此诞生了在东汉末年,救治了无数黎民百姓,流芳千古为中医做出巨大贡献的建安三神医,分别为张仲景、华佗、董奉。
三人中,若论对中医的贡献,当属张仲景为第一。
他在世时,广泛收集医方,将自己的毕生所学所见,通通整理记录,写下传世著作《伤寒杂病论》。
这本著作又被誉为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著作,该书医六经伤寒、脏腑疾病,确立了包括理、法、方、药等中医辨证治疗体系,使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紧密联合。
其中记载的许多诸如桂枝汤、小柴胡汤等名方,时至今日依然发挥着作用,为医学保健发生着作用。
除此外《伤寒杂病论》还记载了丸、散、膏、丹等内用药和洗、浴、吹等外用药,以及汗、吐、下……八法的护理方法。
同时该书确立的对伤寒病的“六经分类”
是辨证施治原则,在后世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其书也被誉为“证治准绳”
“方书之祖”
。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对我国中医界,做出巨大贡献了不起的人物,却没有被记载在《三国志》和《后汉书》之中,这属实让人匪夷所思的同时,也让部分中医黑,在瞎跳的说张仲景是被杜撰出来的人物,《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伪造的,是不科学没有依据,中医骗钱的虚假工具。
在这里由于反驳这些黑子的话,会让人觉得自己也变得弱智,正常人都不会相信他们的话,不正常的也拉不回来,就不做过多的《伤寒杂病论》是否是伪造的辨证话题。
来谈一谈,为什么在同时期,编撰汉史的史书中,没有记载关于张仲景的相关传记和只言片语。
天幕的没有只言片语的话音刚落下,长沙郡张仲景治下的百姓们就炸了锅。
他们不明白如神仙一般,拥有高超医术,会专门挑出时间来为他们诊治疾病,待人亲切的太守,在后世居然连个传记都没有,还被后世人怀疑是杜撰出来的人物。
所谓杜撰那不就是假的人,不存在的人吗?
“张太守怎么可能是不存在的人,上个月他才给俺娘治好了病。”
“谁说不是,张太守的医术那是顶呱呱,不是都被列到什么书里了吗?被认为是原则吗?俺文化少,这应该是厉害的意思吧!张太守那样神仙的人物怎么能连传记都没有,这不是欺负人吗?”
“就是就是,这史书谁编的,居然不把太守编写进去,不行俺们可不能让太守被认为是假人,咋要把太守的事迹写进族谱上,这样后世子孙就记得太守了。”
……
张仲景作为一国的郡守,治理郡县并不是最在行,在当时的朝代名声也并不显赫,但在他治理的郡下,因为常年开堂坐诊,他绝对是受当地百姓爱戴的太守。
因此天幕的话一出,郡下百姓就如水滴掉进油里炸了锅,每见张仲景都一面,都要安慰他的说一句:太守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心地善良,我们都把太守的事情记到村中的族谱家谱中去了,让子孙代代相传,日后子孙查起来,没人敢说太守是假的。
更有甚者为了防止子孙弄丢记载,一式两份,一份留给子孙,一份带到了土里,要是以后丢失了,还能让子孙来找。
也有人提议给张仲景建一座医庙,获得了除张仲景外众人的一致认可,搞得张仲景本人哭笑不得,他本人是不在乎这些闲名的,会不会被记载在他看来是无关紧要的事情。
对于他而言,只要他所著作的《伤寒杂病论》能传下去,对百姓对后世医者能有所帮助,他就心满意足感到十分兴奋了,不必在为此让百姓劳民伤财。
因此张仲景强烈的驳回了百姓们的建议,以自己担不起如此厚爱和折寿为由,“辜负”
了百姓们的一片真心。
但这也让他的声望在本地更加的出名,大家都知道了长沙县居住者一个神医,患疑难杂症者纷纷从外地赶来寻求张仲景的治疗。
张仲景自然是来者不拒,遇上穷苦人家,还会减免医药或不收医药费,只求百姓们能无病无灾。:,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