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多少年再想起当年的这件事,心里都不踏实。
但大儿媳妇也是斩杀孙暠的主使者之一。
老母亲心里实在担心儿子们都征战在外,身边只有这亲亲的宝贝女儿却都有要出去,女儿像个男孩一般办事,做母亲的怎么放得下心?
本来孙尚香是来问罪的,问她三叔要个说法,要这三方保证,至少以后绝不起异心叛乱。
再来这些年,她与乔菁菁关系甚好,也知道一个女子切不可学当世人那般瑟瑟懦懦的模样,活敞亮些。
尤其是孙权那堂兄孙辅,他早背着孙权跟曹操往来上了,只不过是把柄已经被张昭抓住,他自己不知道而已。
三叔如果小瞧我是个女子,我便一定让他心服口服!
大嫂,母亲,你们放心,我此去一定好好处理此事,不让他们有说嘴的理由。”
张昭朱治这些是上了年纪的老面孔,不怕孙静倚老卖老孙静。
我二哥若是不能当大任,能那么快的平息了庐江之乱,能亲自带兵去征讨荆州,以平定西部战乱?
我二哥是年轻些,却也容不得他们蹬鼻子上脸。我虽是个女子,也想像哥哥们一样,平定一方,安宁一方。
爹这么多年都没告诉你,爹心里想的和你想的一样!
你是爹的儿子。
往事不可追!
眼泪纵横。
张昭看到富春三房这一处已经没有了兵力人手,都是一些弱子女了,顺手就将吴郡的五百个小兵放在这里。
董卓为什么会败吕布?为什么最后下场凄惨?就是因为他们脱离了人们心中想要的那种美德准则。
求他们处罚。
这种形象,在一个小女孩心中,从小就很威严霸道。
徐氏认为她夫君身边一定早有奸细。可怕的是边鸿孙高这些,都是常年跟着孙翊的,若是被人收买了起异心,你说可不可怕?
但当年那些事情,肯定不能再拿到大嫂跟前去再讨论。
是兄弟,能直接授意属下的人外姓家臣,还有就是一个寡妇主事?把一个战功赫赫的将军砍头了事?
是杀是剐,不是应该等着孙权回来亲自做主吗?怎么能够那几个人就把事情办了?”
且先跟曹操继续联络起。
还是张昭圆滑。
她对婆婆吴太夫人还有众弟媳妇小姑子说:
也是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当年在庐江城里,大哥已经狠狠拿下了庐江城,要把庐江城的富贵之家人口财产都搬到吴郡来。那时,大嫂死死拧巴着,就是不跟大哥走。
就是要让孙辅明白,孙权除了年轻之外,还很昏庸。孙权在那些奸臣的把持之下,孙氏宗族终是讨不了好处,大家不如早点弃暗投明,好好跟曹操一起干一票。
三叔家的那个是叛徒,是叛贼,他举起刀来是要杀自家人的,把他杀了不可惜。
是他们先叛乱了起来,这都是没法子的事。
孙静还磕头领了命令。
近臣们把事情给孙辅分析得清清楚楚。
孙辅身边的那些近臣谋士,都在给孙辅出瞎主意。
她那夫君孙翊又爱喝酒,脾气又燥,有很多弱点。
若是那样的话,别说江东六郡了。
第一条孙权年轻,在打仗这方面,绝对赶不上他大哥孙策。跟着孙权孙老二,不要再想着开张拓地盘,从此以后大家就蜗居在江东六郡吧,不要再想着有更大的作为。
对着儿子常常耍的长枪短剑呓语:
女眷们听说就这么杀了三叔家的嫡子。
“三嫂,我怎么觉得三叔看起来很不对劲呢?孙暠死了,三叔连一滴眼泪都没有吗?他不记恨我们家吗?他怎么能这么痛快的服软?”
还是孙翊他媳妇儿徐氏最明白这种理由。
他三房的所有人口,孙暠的儿子媳妇等等,孙静都让他们在家中脱簪请罪,穿着普普通通的麻布衣服。
这边吴郡,孙家。
孙尚香一时还不知所措。
吴太夫人抬眼一望,望到老三家的媳妇徐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