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刘巧巧正在跟学生上课,突然听到隔壁猛下拔高的吵架声。
刘巧巧吓了一跳,她不自觉的看向在教室后面批改作业的沈老师。
沈老师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镜示意刘巧巧继续上课。
刘巧巧看向学生司空见惯的表情,觉得不可思议。
她压下心中的好奇,继续讲课。
好不容易熬到下课,她没去隔壁看情况,只是找到学生给她讲生什么事了。
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各说各的,吵的刘巧巧脑子疼。
她敲了敲戒尺,“举手!”
班里孩子都举起了手,她点名一个一个的说。
通过孩子们的讲解,她总算清楚了是怎么回事。
本来校长安排好都是老带新的组合,默认规则也就是老人通过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带领新人尽快成长。
新人也要端正态度,积极向老人学习教学经验。
这就是后来课堂经常说的班主任和副班主任。
一般他们没课的时候都会在教室后面的空位置上批改作业,这样能及时找学生讲解作业上的错误。
刚开始,刘巧巧也不习惯这样,感觉有旁的老师在,讲课不自在。
不过看沈老师坦然的样子,她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刘巧巧在讲台上讲课的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哪个同学调皮,沈老师还会默默的提醒学生。
沈老师知识渊博、性格温柔,和校长是很相似的人,他们好像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人。
对于刘巧巧来说就是一个很好的“前辈”
!
但是程青梅没把唐诗婷当“后辈”
,唐诗婷也没把程青梅当“前辈”
。
两个人谁也不听谁的,不相互担待就算了,还会互相拆台。
这天唐诗婷在上课,讲起了数学应用题里面的什锦糖。
这让她想起了在上海的生活,情不自禁的讲了起来。
本来程青梅就跟她不对付,这下可抓到了她的把柄。
在唐诗婷做停顿的时候,程青梅冷哼一声,她的声音在鸦雀无声的教室显得很突兀。
唐诗婷挑了挑眉,看向了程青梅。
程青梅不屑的对她说,“唐老师,咱们上课就上课,别再跑题了。”
“况且,你要是还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就回去啊,没人拦着你!”
唐诗婷也不是吃素的,“程老师,你这是什么意思?”
“我利用我本身的经历给孩子们讲解大城市的生活,扩宽他们的见识,这有什么错?”
“难道孩子们一辈子想困在大山里?激起他们的向往有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