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们往哪走啊?”
“往前走。”
“哪是前啊?”
“我对您透露一个大秘密,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玩笑。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米兰丶昆德拉《雅克和他的主人》
2o23年7月13日。
王空流坐在自己的卧室里面,翻动着一本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王空流依稀还记得好几年前,自己也见过那名身材高大的头灰白的老者,若不是因为岁数太大,导致老人家有些驼背,那么可能老人会比自己近一米九的身材还要高一些。
那时候,老人家的说话语气略微缓慢,嗓音粗重很有底气,目光深邃而有穿透力。
…
与王凤游相比,相较于王凤游崇拜李白,可五陵除恶霸,可登金殿入仕,可醉酒诗百篇。
王空流喜欢的的古人则是辛弃疾,就是那个最近在网络上成为网红的,“诗人里最能打,武将里最会写诗”
的辛弃疾。
虽然被选为护卫,也经过了严酷的考验和艰苦的训练,王空流还是从小就喜欢诗词和文学的,故事里不同的世界,还有作者们多彩的灵魂。可能在那一段并不是完全充斥阳光的日子里,读书就是王空流对自己心灵最大的慰藉了。
在读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后的某一天,在未来会受到王空流守护的“东家”
,邀请王空流一起去捷克旅游,并在多国的译者聚会上,见到了昆德拉先生。
米兰丶昆德拉所着的《小说的艺术》、《笑忘录》、《玩笑》等等,王空流都拜读过。
而这位身材高大的老人在前天,也就是七月十一日,去世了,享年94岁。
纵观昆德拉先生的一生,因为战争,变得坎坷不堪,可以说“独在异乡为异客”
,从1975年开始,他就定居在了法国。直到2o19年末,米兰丶昆德拉才重新获得了捷克的国籍。
从王空流自己的简介来看,昆德拉先生的作品特点就是经常与读者互动。甚至他常常将自己置身于小说之中,与自己笔下的文字进行互动。
贯穿昆德拉先生的小说,王空流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主题就是——人生不过是去往何方与来自何处的事情。
说起来昆德拉先生,之所以能写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除了因为他渊博的知识,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自己就拥有着夹杂着无数悲欢离合的人生经历。
在昆德拉先生的《无知》里面。昆德拉先生本人和小说里面的人物,两个“流亡者”
伊雷娜和约瑟夫一样,离开了自己的故乡。而且和伊雷娜一样,他也移居到了法国并居住了几十年。
米兰丶昆德拉的作品很重视故事视角和时间视角的选择,他大部分都是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述。昆德拉先生笔下的故事,故事的展和进行,可以奇迹般的与读者的阅读度同步进行,达成一种共鸣,让昆德拉先生笔下的所有作品都有一种的真实感。
米兰丶昆德拉经常将不同的人物融入自己的故事里面,不仅仅限于人物的性格类型不同,还会有不同时代的人物。昆德拉先生将这些不同的色彩放进自己笔下的文字里面,同时讲述着不止一个的故事。
当代与历史,真实与虚构,互相杂糅。
既可随意拆开,也可随意拼装。
拆开来是各自独立的故事,组装起来就是一整部“复调”
小说。
这便是王空流最喜欢的文学题材。
从初中开始,王空流给杂志社投稿,或是大学期间,在网站上写网文,王空流都酷爱这种类似积木一般,可以肆意拼装的文学题材。
复调小说里面的“复调”
,其实是一个音乐术语,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曾经广泛运用的一种音乐体裁。复调和一般的音乐有着很大的不同,复调是没有主旋律和伴声之分的。复调音乐所有声音都按自己的声部行进,相互层叠,构成复调体音乐。
后来,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复调小说”
概念。用来区别只有一种人称,故事情节单旋律的小说。
“每个角色都是小说的主体,整部小说同时也是破碎的完整体。正因为作品里面有着许多角色,这些人物多各自独立,出不同的声音,而每个角色的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不会确定谁是第一主角,谁是第二主角,谁是最后一个配角。所以角色不会在作者本身主观意识的安排下排列顺序,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
王空流愣了一下,盘腿坐在铺着席梦思的双人大床上,“嗯,那一堆差点害死我的故事,大概也是复调吧…”
…
府城,府茂百货,九楼,健身房。
赵淼用尽全身力气,摇晃着网购的“健身摇摇杯”
,为的是将里面的咖啡粉和纯净水融合一下。
“幸亏没办公交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