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保存食物的方式,尤其对于鱼类。
只要有足够的盐,他就能将捕捞上来的鱼腌制起来。
然而,想要找到大量的盐却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于是,古昊开始让部落的人在外出时收集各种虫子,无论是不是毒虫,都要找回来。
这是因为昆虫对盐分非常敏感,只要找到一种最敏感的昆虫,就可以利用它来寻找盐井。
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时间的任务,但古昊知道,这是他目前最好的选择。
即使决定寻找盐源来腌制食物,古昊并没有放弃熏鱼的方法。
因此,许多部落的成员和赎罪者仍然需要去捕鱼。
周围几个部落迁走后,蛊蛮部落现在拥有了十五条河流。
族人们手持渔网,肩挑鱼篓,沿着河岸行走,他们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身躯却越来越强健。
他们在河流中投下渔网,然后静静等待,直到鱼儿被网住,他们才会收网,把鱼儿装入鱼篓中。
每当夕阳西下,族人们就会把一天的劳动成果带回部落。
他们互相帮助,将鱼儿从鱼篓中取出,然后开始用柴火熏制。浓烟在空气中弥漫,带着鱼儿被熏烤的香味。
这个场景充满了困顿与希望,每个人都明白,他们正在为部落的存活而努力。
而古昊则在部落中忙碌着挑选昆虫。
他将一只昆虫放入一个小迷宫中,看它是否能找到带有盐味的食物。
如果不行,他就换一只,然后再试。
这个过程繁琐而耗时,但他知道,只有这样,才可能找到能帮助他们找到盐源的昆虫。
部落里的几位蛊巫也参与了这项工作,连部落的族长凕也不例外。
他们一起挑选,一起试验,一起等待。
十个日落过去了,蛊巫们尝试了数百种昆虫,但都没有找到满意的结果。
就在古昊准备放弃的时候,凕的沙哑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古啊,你要找的虫子,我好像找到了。”
这声音在夜色中显得特别醒目,古昊转过身,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古昊进行了几次测试,这只与合甲虫有些相似的昆虫准确无误地找到了盐。
这个结果让古昊喜出望外,于是这只甲虫被他命名为“盐虫”
。
古昊立刻着手开始培养这只盐虫。
正好骨甲蜈蚣已经完全度过了蜕变期,已经有一米五的长度,不再需要古昊提供鲜血祭养。
然而,这种普通昆虫肯定不能以蛊虫的方法来培养。
古昊只能将自己的鲜血混入几滴在盐虫的食物中,并且每天都在训练盐虫寻找到盐才能获得食物的能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三十个日落后,古昊估摸着应该已经进入了秋天。
此时的蛊蛮部落已经增长到了九百人,其中成年男子就有四百人。
古昊的教导下,部落中的女子已经学会了用干草编织的麻绳,做成简易的草衣,草鞋等。
这些新学会的技能不仅提高了部落的生活水平,也让部落的人们能更好地应对即将来临的寒冷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