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日光倾洒而下,照在阿飞身上。
这个一生都在强颜欢笑,受尽屈辱的小子,唯有死时才像一个真正的大明勇士。
众军抬眸望去,他的身躯彻底洞穿,背后探出来的箭尖指向明国大旗。
城墙红旗飘扬,如英雄之血,护佑大明之兴国永存!
而此时,一位锦衣卫小旗膝行而前,跪伏在地,将刚得知的重要消息告知于唐剑秋。
“唐将军,阿飞……阵亡了!”
当听到这样一个答案时,唐剑秋的身躯仿佛被无形之力凝固,彻底呆愣在了原地,手中紧握的绣春刀微微颤抖,险些滑落于地。
即便阿飞曾有过背弃之举,可二人间总是有些情谊的。
阿飞为国捐躯,除了震惊,他也不知道说什么为好,大概人各有命。
这一刻,唐剑秋的内心像是被刀剜了一口一般痛,同时,内心的暴戾和杀气也是有些按耐不住的想要往外涌。
黎明升起,透过稀疏云层,撒在了一片荒芜的大地。
放眼望去,是上万个由石头组成的墓碑,震撼全场。
由于战死数量太多,没法逐一安置,唐剑秋只好以土为墓,石为碑将他们安葬。
众军神色悲凉,幸存的大明将士不由得摘下头盔,静默死去的英灵。
谁人知,那辉煌一战适用几十万名将领枯骨换来的。
唐剑秋情绪低落,停在了阿飞墓前站了许久。
那个为大明而战的豪杰,那个一众弟兄中最为活跃的孩子,最终因救国而葬送了性命,以及前程。
虽说二人间发生了很多,可一想到种种经历,唐剑秋怎么也说不出。
这一站就是一个时辰。
……
“陛下!捷报,捷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唐剑秋等人大胜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城,连亲征在外的朱由检,看着上面的捷报时早已泪流满面。
闻此捷音,帐下将领无不欢欣鼓舞,纷纷跪倒在地呼喊万岁。
此等盛世之功,自当普天同庆,举国欢腾!
朱由检龙颜大悦,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仰首向天,豪笑声中满是自豪:
“想我大明前有徐达于谦之勇猛,后有太祖朱棣和朱祁镇之大略,而今,更有唐剑秋这等青年才俊,真乃将门无弱兵,虎父无犬子也!哈哈哈!
传朕旨意,表彰唐剑秋之赫赫战功,特敕封其为异姓摄政王,并赐黄金千两,以资嘉奖,
至于阿飞,其英勇护国,朕心甚慰,特追赠其为护国公,
沈红鸾,苏景,汪化雨三人护国有佳,功绩显赫,一并封侯,赏金千两,孙承宗,袁崇焕等卿家,亦皆功勋卓着,朕决定擢升尔等为一品大员,并赐黄金五百两,
其余将领,亦皆奋勇杀敌,立下汗马功劳,均升为提督或统领,英灵以衣冠冢下葬。”
王承恩躬身领命,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望向朱由校,似在等待其对于唐剑秋封号的最终定夺。
朱由校沉吟片刻,道:“剑秋年少有为,英勇剽悍,朕意已决,便封其为‘剽王’!”
(剽锐:强悍勇猛)
“是,奴婢遵旨。”
说罢,王承恩领旨照办。
按照朱由检吩咐,王承恩当即派人前去唐府。
此时的唐府热闹非凡,众人正为唐剑秋摆庆功宴。
偌大的府邸内,几乎是人声鼎沸,座无虚席。
府邸内,大厅灯火通明,长桌之上,各式珍馐美味琳琅满目,香气扑鼻,令人垂涎欲滴。
宾客们围桌而坐,或把酒言欢,或笑语盈盈,气氛热烈。
唐国栋身为家主,亲自立于门前,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每一位到来的宾客。
他的身后,一众家眷亦是笑容满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对于唐国栋而言,今日之事无疑是天降之喜,恨不得将这事跟全天下人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