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明末文臣排行榜 > 第三百九十二章 真正的利益集团(第2页)

第三百九十二章 真正的利益集团(第2页)

这……这么痛快?

王应熊没有想到,这次会这么顺利的就让皇帝将勇卫营调到山东。

如此一来,那就太好了。

这段时间,朝廷中的大臣们都被皇帝四处抓人给吓着了,几乎是草木皆兵。

说是针对乙巳之变和孔有德之乱,但谁又能保证不牵扯到别的呢?

这世道有几个是干净的?

现在皇帝肯将勇卫营的兵马调往山东,相信那位外出督师的阁老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

一定会想办法将勇卫营牢牢地拴在山东。

思及此处,王应熊用余光看向不远处的温体仁,心中一叹,他已经不记得这位辅大人有多久没有出过声了。

只不过他还不知道,自以为得逞的谋划,却差点把钱士升给坑了。

自墨家横空出世之后,大明的儒家士大夫虽然都有一种同仇敌忾的架势,但这里面还是有所区别的。

因为每一个士大夫背后的利益集团不同,就不可能有更紧密的合作。

而身为四川籍的王应熊很显然是被排挤在外的。

事实上所谓的东林党和阉党除了表面上的正邪之分之外,主要还是利益集团的区别。

就算是在东林党的内部,也是不一样的。

想要解构东林党,不需要很复杂的分析。

只要搞清楚几个重要人物的籍贯就能很轻松的得到答案。

蓟辽督师袁崇焕、内阁大学士钱士升、东林大佬钱谦益、儒学大家黄道周、刘宗周、文震孟、次辅钱龙锡、总督洪承畴、西学大家徐光启、海上霸主郑芝龙、钱象坤、黄宗羲、辅叶之高等明末重要人物,都是环东海经济圈的家族。

至于是什么经济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靠着东海,则必然是与海贸有关的。

这每个名字的背后代表的都不止一个家族,有商界大佬、有文坛大佬、也有朝堂重臣。

以郑芝龙为例,很多人都以为郑芝龙是海盗出身,事实上则是大家族子弟,郑芝龙的郑家、洪承畴的洪家、施琅的施家、黄道周的黄家,几乎都是相互联姻结成的网。

也不只是郑芝龙,整个明末的几个大海盗汪直、颜思齐、李旦以及许氏海商集团也差不多。

而像卢象升、孙承宗、孙传庭这些人。虽然是东林党,但是不在这个经济圈里的,无论好与坏,都会更纯粹一些。

当然北方也有边贸的圈子,由于地域广袤,远不如南方联系的紧密。而且随着鞑子的入侵,都有各自的选择,有的选择背叛、有的选择誓死扞卫。

在崇祯皇帝说出准备将勇卫营调往山东的当天晚上,消息就传了出来。

六月十五日,身在济南府的钱士升就接到消息。

廖安的脸色有些难看,忍不住埋怨道:“这个王应熊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在钱士升的谋划中,鞑子攻打京城的时候,他这边则需要将墨家的兵马,拖在山东。

等京城陷落之后,再与鞑子一起对付墨家。

而京城之战只能由鞑子他们自己完成,钱士升最多提供一些便利。

要是自己掺和进去,一来,大明的将士不好糊弄,徒生变故,因为他能力再强也不可能鼓动所有人造反;二来,真这样做了,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他不可能一上来就把自己搭进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