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歌回来了,萧钰就陪着姜歌回了平漳府里姜家。剩下那十个护卫在庄园院子里训练。先前的俩人还好,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后来的八个护卫,那叫一个惨!
领队让他们八人一组,胳膊腿都绑上沙袋,扛着滚木跑,哪里跑的动啊!好不容易跑完了,又要躺着抱着滚木坐起,生不如死啊!是他们八人内心的呐喊!
姜母见姜歌和萧公子回来了,高兴的张罗了一桌好菜。吃饭时,姜母说,旁边的邻居给姜林生说了一门亲事,双方都满意,现在就是拿不定主意,是让他们在府里住还是让他们自己出去住。
姜歌想了想说,“家里的下人都是签了死契的,姜林生是村里人,让他们一直做家里下人不合适。不如问问马老太,如果她愿意回村,就给一笔安家费,如果不想回去,就给姜林生安排个活计。娶的新妇尽量不要和家里多接触,毕竟不了解。”
姜父姜母想想是这个理,觉得姜歌安排的很合理。
转天,姜母就问马老太的意思,马老太想回村,姜父姜母就给了马老太母子一百两,母子俩是千恩万谢!
姜歌问姜母是不是要再买个人,姜母觉得没必要,需要的时候再说。
姜歌带着萧钰偷偷回了一趟京城。
大将军萧琰在萧逸大婚后,就上交兵权,以身体有旧疾为由,辞去了边城守军的大将军之职。皇上不允,大将军再次上书,经过几番拉扯,皇上允了。
现在大将军萧琰和萧逸都在京城没有任何职位。
太子和几位皇子都想让自己人掌管边城的军权,最终皇上派了黄老将军去了边城。
顾晓冉的两个弟弟,因为在茶楼点曲和太子妃的弟弟打了起来被关进了京兆府牢房。顾晓冉什么都没做,就这么让弟弟们关着。刚开始,人们还在看顾晓冉的笑话,看顾晓冉怎么做?结果,顾晓冉啥都没做。京兆府尹有些为难。是关也不是,放也不是。按理说,打架到不了京兆府衙门,可对方是太子妃的弟弟,闵国公的小公子,可被关的一方无人出面求情,就有些尴尬。顾晓冉每天去送饭菜,绝口不提放人的事,可也不能总关着。顾晓冉对外说,弟们不懂事,冲撞了贵人,关着吧,好好长长记性。她身为大将军府的少夫人,不能徇私枉法,更不能因为弟弟做了错事就多加袒护,吃些苦头好,省的以后闯下大祸累及全家。
全京城人的目光瞬间就都投向了闵国公府。闵国公再疼儿子也不能总揪着不放,最后,顾晓冉的弟弟们给放了出来。紧接着,顾晓冉就把顾家全部送回了平凉府。说是本就是泥腿子出身,就该回自己原来的地方。瞬间,又把闵国公府推到了高处。
姜歌觉得顾晓冉这以不变应万变的这招用的好。
萧钰知道大将军府一切平安,就放心的跟着姜歌又回了平漳府。
姜歌觉得最近平漳府外来了好多难民,就问姜父。
姜父一言难尽的看着姜歌,“从去年过年开始,就没怎么下雨,今年更是少雨水,咱家是挖了水塘储了水才好过些,你外出这么久,就没现?”
姜歌眨眨眼,她能说她都是飞来飞去的吗?而且都是天黑了才飞,她去哪里现?
好在前几年是风调雨顺,官府都有救济粮,难民们很快被安抚好。有的被重新安排了落脚的地方,有的拿了粮食准备重新返乡。
快到中秋的时候,边城传来战报,北戎集结二十万兵力,进攻北境防线。
战报送到京城的时候,北境已经连失两座小城。
姜歌和萧钰听到消息,想法不同。
萧钰想着或许这是父亲重新执掌兵权的好时机,姜歌则认为,这对大将军不是好事!
姜歌和姜父姜母说要陪着萧钰回京城,中秋可能陪不了他们了。并把姜父拉到一边说,“如果觉得府城里不安全了,就带着家人全部去庄子里,那里护卫多,安全!”
姜父不明白,怎么就扯到府城不安全了,但他还是点头,答应了姜歌。
姜歌和萧钰是连夜走的,陪着萧钰的护卫留在了庄子里继续训练。
等第二天早上萧钰和姜歌入府,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大将军萧琰看到自己的儿子走了大半年,长高了,也壮了。萧夫人看着儿子带着姜歌回来,开心的同时又有些难过。开心的是,儿子终于回来了,难过的是儿子心里放了一个比她还重要的人。
萧逸则是开心弟弟终于回来了,不用再听母亲和念叨了。
感受到众人的热情,萧钰是感动的快哭了,原来家人都这么惦记他。
姜歌却是从这热情中察觉出一点不对劲。
一众人进了大厅,分别落座。
萧逸抢着开口,“二弟,你回来的正是时候,现在北戎集结二十万兵力攻打北境,正是你我上战杀敌的好时候,也是你我兄弟建功立业的时候!”
萧钰听了颇有些意动,但看到姜歌看着萧逸嘴角直抽抽,就低下了头,没接话。
大将军萧琰看着自己的小儿子看了眼姜歌低下头,就问,“钰儿,你是如何想的?”
萧钰想了想说,“不是儿子怕死,这能不能上战场不是儿子说的算的。”
大将军萧琰很诧异,“你不想上战场?”
萧钰看了看姜歌,回答父亲的问话,“不想!”
萧逸看萧钰每次回答问题都要看姜歌,就气道,“男子汉大丈夫,怎能被儿女情长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