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灼第一次出远门,被徐皇后叫进宫中再三嘱咐。
“孙大儒名满天下,便是你父皇也颇为敬重,眼下国公府里乱糟糟的,你就好好跟着驸马去散散心,不必理会府内那些人。”
戚灼不愿母亲担心,那些遭遇只挑拣着说了一二,因此徐皇后只知宋瑾安的那桩丑事。
建宁帝和太子也不放心,又增添了许多侍卫。
待一切收拾妥当,十月底戚灼与宋瑾辰拜别老太君,启程上路。
仁寿堂中,冯氏远远见着戚灼和宋瑾辰就心烦,她还不知宋瑾辰已经将事全然告诉戚灼,只觉得自己的孙子被迷了心窍,被一个不能生育的女人牵着鼻子走。
戚灼只按规矩行了礼,面上十分冷淡;冯氏见辰哥儿对于戚灼这一副不孝顺的样子也不管不问,怒气当即涌上心头。
宋瑾辰规规矩矩请了安,将一个孙子该做的事做到极致,便起身拉着戚灼离开。
皇帝御赐的金吾卫在前开道,后边跟着明黄底晕五色凤旗,中间是戚灼的驷马鸾驾,后面马车载着仆婢用具,车架拉着戚灼和宋瑾辰送往扬州孙家的礼品,最后是戚灼的三千亲卫。
长随溪风跨坐马上,手中还牵着另一匹马的缰绳,而马的主人此时正躺在戚灼的马车上偷香窃玉。
“宋瑾辰!再不老实你就滚下去——”
戚灼恶狠狠地瞪向宋瑾辰,埋怨道:“你一上来青荀都不好意思待在这,她如今跑到后面去了,谁来伺候本宫!”
宋瑾辰提起茶壶斟上茶水递到戚灼面前,讨好道:“有我在此,还能伺候不好公主吗?”
离了卫国公府,戚灼与从宋瑾辰不再思虑那一大家子,心情都好上不少。
戚灼不欲理会她,掀开帘子看向窗外,叹息一声:“可惜时下已近冬日,官道两侧光秃秃的没什么景色。”
“人家都是烟花三月下扬州,也只有我,居然让公主这个时节行走在路上。”
“与我而言没什么不同,”
戚灼放下帘子瞧着宋瑾辰:“你这些时日天天起早贪黑忙碌本就不易,又怎么能因为这些小事怪罪与你。”
宋瑾辰自一月前接到扬州寄来的信件,为了挑出时间只能日日操劳,连休沐都留在大理寺。
“早就想带着公主外出游玩一番,恰好外祖家来了信,想着扬州的风景与京城不同,就想索性带公主前来。”
戚灼长在京中,对扬州好奇,对宋瑾辰的外祖家更好奇。
“你外祖家……是什么样子的?孙大儒名满天下,是不是对你很苛刻?”
宋瑾辰揽着戚灼,二人躺在靠枕上窃窃私语。
“截然相反,我幼时最喜欢外祖父来接我,扬州与京城相距遥远,我落水后两月才见到外祖父;他弄清缘由,不像父亲和祖母一样斥责我害了一条人命,只告诉我日后好好相待继母即可;”
“后来年岁渐长,因着那件事我越沉默,融不进祖母和母亲他们;只有外祖父告诉我不必因为恩情绊住脚步,只是路途遥远多有不便,也只能是让我松一口气罢了。”
宋瑾辰想着这些年来的信件,每一封都会写错不在稚子,只是母亲总会当着他的面祭奠那个孩子,让他深刻记着自己欠着一条命。
戚灼往日里总听京城人说玉面判官心狠手辣,不知斩了多少人的头颅,或许因为当年的那条人命,才让他弃了金吾卫转投大理寺这等沾满鲜血的地方。
一对小娃娃出现在宋瑾辰面前,他看着这对瓷人笑出了声。
本是他买来送给戚灼的,却是让戚灼拿着哄了他。
“你瞧这娃娃,咱们的儿女会不会和他们一样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