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启建议先行散会。
嬴稷同意,屏退群臣与使节,只留下了相范雎旁听。
“我认为,大王不应该将目光瞄准北方,因为赵国北境都属于李氏集团的势力范围。”
“李氏集团与赵国本土有明显矛盾隔阂,不应该让他们有机会团结起来。”
“若是威胁到了李氏集团的利益基本盘,边军就会南下勤王,共同参与对秦国的战事。”
公孙启的意思是,让赵国保留太原,李氏边军就会保持摆烂摸鱼的状态,甚至乐于见得赵国王室被殴打。
秦国应该去图谋太行山脉以东,只要拿下一系列村镇即可,就拥有了翻越太行山的前进基地。
接受土地之后就开始堡垒化,并囤积物资,如此就能随时剑指邯郸。
看似割走的只是赵国的村镇,实际蕴含的收益要比太原这座大城市高得多。
掐住赵国的脖子,这以后的事情如何展都能轻易拿捏。
相范雎听此一言,觉得逻辑有些漏洞。
李氏集团率领的赵国边军,正在跟燕国的大兵团保持对峙,无论如何都没有参与秦赵战争的机会。
吞并赵国北境又如何,启小将你以为我范雎的外交是白干的?燕国蛮子被忽悠着呢,会跟李氏集团缠斗在一起的。
范雎说公孙启不懂外交,公孙启说范雎不懂军事。
燕国的军队在李氏集团面前不堪一击,只要李牧愿意,立刻就能把燕国人殴打一顿然后回头跟秦军作战。
李牧率领的赵国边军二十万,主战坦克不过六百辆。
燕国常备军六十万,主战坦克总数过三千辆。
结果现在呢?双方在边境对峙,燕国人不敢前进一步,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双方的武器装备有代差,从军士训练水平到军官技战术理念都有巨大鸿沟,不能单单从数量去判断战力。……
双方的武器装备有代差,从军士训练水平到军官技战术理念都有巨大鸿沟,不能单单从数量去判断战力。
燕国雄踞辽东,坐拥无尽的资源展重工业,然而。。。
整个春秋战国的历史,燕国都充当了提款机的角色。
从晋国独霸时期,到齐国崛起时期,再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各国君主没事闲的就去揍燕国人,掠夺资源和工业设备带回家。
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燕国被齐宣王和赵武灵王轮番拷打,好不容易在燕昭王时期辉煌一把,结果瞬间又送光了。
军士死伤殆尽,武装几近断绝,数量庞大的常备军只是摆设,所谓的钢铁洪流也都是翻修复的祖传战车。。。
燕国的实力仅胜于韩国,燕军的战斗力还不如韩军。
“应侯,您拉来这样的盟友,有何用处?”
公孙启忍不住的问。
范雎被噎了一下,他也是没办法,秦国能够拉拢的盟友只有燕国,现在这个国际环境没有别的国家能利用了。
秦王嬴稷微微咳嗦一声,好了,还是重敲定一下和约内容,再考虑考虑割地索取的范围吧。
启的建议是不向北,而向太行山以东,确保未来有进攻邯郸的。
范雎依然胃口很大,就算是为了避免李氏集团的干涉,不割赵国北境,那也必须从其他地方弥补回来。
范雎提议:“就从韩国那里多割一些,大王觉得如何?”
公孙启若有所思的说:“哦~应侯封地在汝南啊,如果将汝南附近的韩国城池,都交于相管理,应该是不会让大王失望的。”
秦王嬴稷看向范雎。
范雎则用充满怒意的眼神盯死公孙启。
公孙启微笑回应。
。
林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