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落下了:
“贸易自由”
·
刘邦将绢帛展示与张良。张良瞠视良久,终于叹息:
“下果然有做万乘之君的才华。”
不等老流氓沾沾自喜,张良果断又开启的话题:
“纵然平定西域不算难事,要想长久立足却绝非容易。再如何施行仁政,终究是以小御大,以客御主,弊处不可思量。”
仿佛是怕刘邦不解,张良又特意点破:
“蛮夷入华夏则华夏之;华夏入蛮夷则蛮夷之。吾其被左衽乎?”
无论他们带上多少的军队,踏入西域都仿佛一滴水溶进了海里。到时候,是他们去教化蛮夷,还是蛮夷来同化他们?
张良心心念念,为的是光复韩国的社稷,告慰历代的先王,可绝不是把韩人转为被左衽的蛮夷。
这是相当敏感而关键的问题,但刘邦却显得满不在乎。
“这又是什么问题?”
他笑道:“咱找咱老哥解决。”
张良上下看了他一眼,本想询问这“老哥”
是谁,但还是压抑住了自己——他本能猜测,这怕不是一个比“曾孙刘彻”
更为匪夷所思的答案。
还是不知道为好。
·
始皇帝静坐于软垫之下,俯一一翻检散乱的绢帛。
今日公子扶苏奉命于咸阳宫偏殿主持李斯与百家诸子各派宗师的辩论,而始皇帝却独居别馆,没有去偏殿探视过这些高人一次。
尽管避而不见,始皇帝的耳目心神却时时在留意这场至关紧要的庭辩。每隔数刻钟的功夫,便会有宫人宦官自偏殿悄悄退出,取小路直奔别馆,送来刚刚写好的简报。……
尽管避而不见,始皇帝的耳目心神却时时在留意这场至关紧要的庭辩。每隔数刻钟的功夫,便会有宫人宦官自偏殿悄悄退出,取小路直奔别馆,送来刚刚写好的简报。
祖龙逐一看过这些密报,眼见百家诸生围攻非难李斯的斥骂,神色间却并无波动;只有在阅读儒、墨两家宗师直言进谏的言论时,才稍稍抬了抬眉毛。
他沉吟片刻,以毛沾润朱砂,在儒、墨两家下画了一个小圈,提标注:
言辞可采,似可重用
他抛下毛,仰头沉思片刻,正欲令宫人再去仔细探听儒墨两派的回复,却忽听耳边叮当一声,眼前竟然弹出了一个光幕。
用户刘邦申请与你视频通话,是否同意?
祖龙微微皱眉,抬手示意侍奉宫人全数退出,立刻便点了同意。
光幕迅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