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发家致富古文 > 第54章 功名与利禄(第1页)

第54章 功名与利禄(第1页)

唐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中举这一意外大喜,从天而降,直把谢凡砸得晕头转向。自十五日看榜,到鹿鸣宴,再到回乡游街,谢凡只觉日子花团锦簇,自己似登仙境,如坠五里云中。

一连几日家中都是热闹非凡,各路亲友都来道喜。周家老爷也亲临谢家道贺,对着谢凡十分热络,连连口称“贤婿”

,不住称赞“大有可为、前途不可限量”

等等。谢凡感念岳父所赠手札,所以诚心道谢。主宾尽欢,场面和谐。

直至夜深人静,谢凡午夜回想,心中方觉有些诧异。

一来自己为何中举?明明策论针砭时弊,言词激烈。其余经义文章,自己所作也算不得一流。若是自己策论所言之事,正好对上考官胃口,那自己不至于名列最末。日后参加会试,自己又当如何取舍?是直言进谏,还是歌功颂德?

二来自己中举,张家和6家居然出手如此大方。尤其张家,年前张家方才蒙受损失,张世贤应是手头颇紧。两家对自家向来照顾,突然如此厚礼,实在有些叫人疑惑。

谢凡心中疑窦重重,辗转反侧亦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怀揣满腹心事,勉强入睡。

果然几日之后,6有富带着6才明登门拜访,除去瓜果点心等寻常礼物,又送上五十两银子。谢凡经过前几日思量,只觉过于丰厚。

“前日6家兄弟参加乡试6表叔都未曾亲临,可见他对科举并未在意。今日怎么来我家道贺了?”

谢凡暗自诧异,于是出言拒绝。

谁知6才明微微一笑,露出一排白皙牙齿,黝黑面庞带着狡黠神色。一面从怀中拿出文书,一面说“贤侄,银子可不是贺仪,乃是地租。”

又双手奉上文书,说道:“如今这一千二百亩田地便是姓谢了。”

原来以朝廷优免则例:未仕进士优免田三千三百五十亩,未仕举人优免田一千二百亩,生员、监生优免田八十亩。

从前谢家只是两位秀才,自家田地便几乎用尽优免额度。现下谢凡成为举人,额度大增至一千二百亩。6家便起了心思投献土地,生怕来得晚了,谢家接受了旁人田地。于是6才明紧赶慢赶前来,将一千二百亩良田过与谢凡。

谢凡有些愣神,却见祖父祖母一脸了然神色。6氏也不多说,只笑嘻嘻代谢凡接过。6才明又说了许多何时去官府过文书,田租几何,如何送来,谢老秀才夫妇连连点头称是。6才明接着聊了些自己上北方经商沿路见闻,将来谢凡如何会试赶考等等。

吃过饭食,6家父子方才欢喜离去。饭后谢凡方才回过味儿来,是为了优免田赋,心中恍惚大悟:“原来如此。”

更有几分诧异,祖父向来迂腐正经,也不贪图银钱,对于投献土地却是如此习以为常。可见此风如何盛行。

转眼想到,既然投献田地如此光明正大,自己如今有了功名,也可为顾三郎入民户户籍。

于是去过文书时候,顺口提出要为家中仆人落户籍。衙门胥员历来跋扈,此时也忙不迭恭敬答应下来,片刻便办理妥当。谢凡照例给了小吏几分银子辛苦费,那小吏更是受宠若惊,双手恭敬接过。

回到家中,顾三郎对谢凡纳头便拜,口中说着“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当牛做马”

等等。谢凡连忙扶起,说道:“将来上北京赶考一路还要有劳三郎辛苦。”

顾三郎自是连连答应不提。

历来会试皆由北京礼部主持,在乡试来年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分三场进行。从应天府至顺天府,相距千里,实在山高路远。

运河行船昼夜顺水行四百余里,逆风亦行百余里。相对6路,简直方便快捷。因此时人往返南北两京,多由京杭大运河走水路。可是即便如此,也仍需十数日方才到达。

举子进京赶考,所带难免繁琐,衣服鞋帽,床单被帐,笔墨纸砚,书籍文书,更有书童仆从。因此往往教寻常行人商贾更为缓慢。

谢老秀才虽然精于乡试,却未曾参加过会试。对于谢凡上京赶考一事,格外小心谨慎,为免延误时候。便叫谢凡收拾齐整就早早出,同表叔6才明一路,正好有个照应。

6才明自然一口答应,连连保证将谢凡顺利送到北京,北京城里住处亦是由他一力承担。

这边6家殷勤备至,出钱出力。那边张家也终于找到谢举人请托。

一人张庆带着张世贤亲自登门拜访。一番客套后,便委婉提出由张家负担谢凡进京赶考,张世贤更会亲自陪同。

这更是让谢凡心生疑惑,上京赶考一事,明明已经被祖父祖母托付与表叔6才明。6表叔历来走南闯北,四处经商。自己相助6家优免田赋,6表叔故而伸出援手,送自己赶考。为何张家也要?

原来运河沿途皆设有“钞关”

,明朝税制是三十税一,每至一处钞关,便有一次税收。一路下来,税收负担其实颇重。

可是钞关收税亦有优免,其一,官船,其二,太监船,其三,便是进士、举人、秀才所乘之船。因此民间商船最喜举人秀才同船,遇到钞关便可省下一笔税银。

更何况谢凡乃是进京赶考。身为举人出前可去官府领一面火牌,沿途使用驿站,而持火牌到沿途驿站就可征用三名役夫同行。

朝廷优待士人,各地举子赴京参加会试,所乘车或船,还可挑出一面黄旗,上书“奉旨会试”

四字。有此招牌,遇到关卡水闸,官吏也不会阻挡。不必等候开闸时辰,随叫随开。因为举人身份贵重,甚至沿途土匪见了亦会避。

故而张家亦想借机送新举人进京赶考。

经此种种,谢凡终于感到“功名”

二字着实有用。他心中默默感叹:“所谓功名利禄,有功名,便有利禄。古人诚不欺我!”

*出自唐代孟郊《登科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