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凡这一世,因为谢老秀才年老体弱,所以他从小就奋考科举,希望成为家中顶梁柱。这一点上,小谢凡与少年孙大人可谓同病相怜,甚至孙大人少年时期处境比小谢凡更为艰难。
之后做庶吉士、做翰林,谢凡又多蒙孙大人照拂指点。而孙大人从不曾挟恩图报,唯一一次向谢凡开口,就是为了女儿。
所以对于恩师孙大人,谢凡正是由衷钦佩。在他看来,孙大人无论才华还是人品,皆是一流。
孙大人年幼丧父,寡母养家,生计艰难。但却能寒窗苦读,考中进士。可见其才华。
孙大人为官清廉,为人端方,多年无子也未曾纳妾。可见其人品。
孙大人对于女儿婚事,更视为头等大事,甚至拉下面子,亲自开口请求谢凡。可见其慈父之心。
谢凡愿意向孙家提亲,十之八九是看在恩师面子上。
“孙大人作为儿子、丈夫、父亲,在现在这种社会环境里面,已经是无可挑剔了。怎么这个孙小姐一点都不懂体谅父亲。说话还这么气人。”
谢凡两世为人,加起来莫约四五十年。他内心也是个中年男子,所以对于孙大人情不自禁地狠狠共情起来。
而谢凡向来情绪稳定,孙小姐能轻而易举将他激怒,倒也有些难得。
想着孙小姐方才言行举止,虽然心中有些气恼,但谢凡也不忘嘱咐顾三郎不可将今日之事泄露出去,免得伤了两家名声。
顾三郎自然一口答应。
谢凡想着,今日幸好是顾三郎陪着自己,三郎向来嘴巴紧。要是和福顺和自己一起,福顺一直嘴碎,少不得要费心叮嘱。
回家之后,谢凡也没心思再写作低俗小说。小睡片刻,他便翻开《史记》,开始用心准备起经筵。
经筵是大臣为帝王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正式经筵有春讲和秋讲,二至五月是春讲,八至十月是秋讲。每月初二,十二,二十二,三日进行。
经筵主讲人为经筵讲官,必得问学贯通,言行端正、老成重厚、识达大体者。现下经筵讲官正是是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陶东阳大人。
谢凡作为翰林院侍讲,在经筵上乃是侍经筵官。说起来只是陪同皇帝听经筵,并无实际职责。
正式经筵除了讲经以外,更是一项大典礼。在文华殿前殿举行,意义重大,参与人数众多,而且流程复杂。
但是经筵讲经内容却颇为简单明了,只是将四书五经等典籍中内容逐字逐句阐述明白。天子也只是聆听讲解,往往不会提出什么问题。
套用谢凡前世一句形容,便是所谓“形式大于内容”
。
但是如今皇帝为彰显自己勤政好学,在正式经筵之外,常常也有经筵日讲。
经筵日讲相对正式经筵更为随意。每视朝毕,天子便不时前往文华殿或便殿,召大臣或儒臣讲读经史。
这几日所讲正是《史记》。皇帝听到感兴趣之处,也会向众人提问。所以谢凡自知学问不精,往往提前预习。以防皇上提问,刚好问到自己不知道的地方。
虽然目前谢凡还不曾被天子点名,但是他丝毫不敢怠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