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灼华分毫不知,她仍旧被人惦记着,自觉岁月静好。
至少为人妇的辛劳,她倒是没体会到。
关于政务,确实是在忙的,偶尔插两句嘴出出主意。
插不上话的时候,就旁听,原本是觉着姜濯川太辛苦,打算了解一下他都在忙什么,这样安慰他的时候,话还能说到点子上。
虽然大多数时候,是姜濯川开解她——
灼华:“气死我了,说得好听是为旧主报仇,其实不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都是群人渣,败类,土匪!”
姜濯川:“没错,就是土匪,但他们就算没这个由头,也还是不会走正路,照样会祸害百姓,倒不如如今都汇聚到一起,好一网打尽。”
灼华:……好有道理。
遂化愤怒为食量,多吃了一碗饭。
除此之外,就很清闲了,没人教过她怎么管家,所以东宫的内务,她也插不进手。
姜濯川在外,礼数周全得很,也经常提醒灼华不要忘了宫内的规矩,但那些,都只在东宫宫门之外,而在宫内,哪有什么举案齐眉的说法,怎么高兴怎么来。
所以,灼华不用宫女布菜,甚至将宫女太监都直接打走,有时候是跟姜濯川二人对坐,各自大快朵颐,独自一人的时候,就将菜都扒拉到饭上,自制盖浇饭,端着窝在床上,一边看话本子一边吃,这才是常态。
跟着灼华进宫来的晴雨,每每在门外见到这一幕,心内都不由感叹,这太子殿下还真是纵着小姐呀,她早先还担心,自家小姐进了宫,会被拘束的受不住呢!
结果全是白担心,她比在府里的时候,还不守规矩,不在乎形象。
话说回来,她有没有过形象,都是个问题……
第72章。侧妃我会让那玩意儿存在?
一转眼,就到了除夕。
贵妃娘娘差人来要东宫一年各项用度的单子,宫人自己做不了主来管灼华要,灼华表示:这啥玩意,我没有,不会做,找赵回要去!
赵回此刻碰巧也在东宫内,还真变戏法似的,掏出了两份清单。
没错,两份,然后将这两份都交给了灼华,让她挑一个去应付贵妃娘娘。
从前东宫没有女主人的时候,幕僚赵公子就要兼职管内务,否则他出去外头寻花问柳不好么,还得时常在东宫住,还不是怕自己那个小什么都亲力亲为,最后龙椅都没坐一坐就猝死了!
原本赵回以为,殿下娶了太子妃进门,他肩上的担子就能卸下来,结果根本没有。
不,还是卸了点,在当狗头军师出主意方面的担子……
还好,这也是东宫内部的事,不至于传到外头,给稀奇古怪的传言再添一。
年过后,老皇帝的病,到底是瞒不住了。
他不再上朝,一切交给储君代理,但朝堂上,意外的没生什么动荡。
这也是跟原文中不一样的地方,但灼华这次没有一丝丝意外。
她人都在东宫,哪里看不出,大邺朝暗地里的决策权其实早就在姜濯川手上了,否则他跟老皇帝针锋相对时,也不会那么硬气。
无欲则刚,姜濯川本人不追求权力,当不当皇帝都行,说实话甚至可能觉着不当皇帝更轻松,只是生在帝王家,享受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待遇,以他的责任心总不好强行推脱责任罢了。
反倒是老皇帝,只他这么一个堪当大任的儿子,若不给他继承,怕是眼看着就要被别人篡夺了去,等过上两三代,还姓不姓姜都难说。
但就算交接再平顺,也总会有人暗地里生事。
这半个冬日过去,身为泰王旧部的叛党只抓住一部分,正主姜和玉,甚至是曾经亲自劫持过灼华的那个老头子,都始终不见踪影。
与此同时,北疆是越来越不太平了。
偏偏年轻的将领被打压多年,如今赵家亲自训练出的队伍倒是听话,可朝廷派去支援的队伍,却未必服此统帅。主将树立起充足的威信需要时间,可拖的越久,就越是劳民伤财——
守到春天,是更适宜作战了,可兵祸不息,百姓又怎么安心过日子?
如果想要快平定外患,御驾亲征是最好的方式。
老皇帝这纸糊的身体肯定是不行了。
姜濯川这个已经代理朝政的储君去,几乎成了板上钉钉的事。
他对此没什么异议。
虽然灼华很生气——
那些上书大写特写亲征好处的,都特么是打仗打到金陵城都不需要提剑杀敌的文官!他们这辈子可能都没亲眼见过杀人的场景,怎么就理直气壮的让别人去呢!
姜濯川是文武双全,这要换了个武功不行的呢?去了真就是当吉祥物活受罪啊!
她委婉规劝:“万一,我是说万一哈……你在北疆的时候,父皇病逝了,这怎么办?”
灼华觉着,没个压得住的人,金陵城容易出问题。
始终没被抓到的姜和玉,在南疆虽然老实了很久但仍旧不让人放心的姜慕白,还有宫里虎视眈眈随时可能为了权势六亲不认,随便拎个小皇子上位的大臣和内侍们……
偏偏她的风评,根本不足以控场。
扑朔迷离的黑历史太多了,不是一时片刻洗的干净的。
姜濯川笑了笑,抬手拍着灼华的后辈,犹如安抚一个小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