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江湖人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 第三十八章 往昔似梦(第3页)

第三十八章 往昔似梦(第3页)

唐清幽像是突然打开了话匣、滔滔不绝的回忆起自身往事,韩彦边向她体内渡送精气边侧耳倾听。

“有一次我无意中闯入书房的密室被困在里面出不来,父亲找到我后虽然生气却也不忍责骂,只告诫我别对外人说出,今后也不要来这玩耍。”

“那间密室就是这?”

韩彦道,唐清幽见他终于又开口说话笑了笑道:“不错,后来我才得知,家中屋址原是一个前元王爷的官邸,这间密室应该也是那个蒙古王爷建来收藏金银财物的。我爹现后将其外改建用作了书屋,刚才我在外面那间屋子之所以激动,是因为我现那里的陈设还保持着十多年前的原貌!”

“原来如此。”

韩彦点头道:“难怪我昨晚离开前,妳还教了那么一堆敲砖听音查看密室的法子,是没想到这密室的机关跟妳家当年没有丝毫变化吧?”

“没错。。。”

唐清幽冷冷道:“我本以为胡奎多少会做些改动,不想居然没半点没变,哼。。。不知是因为老贼心中有愧,还是说他自信的以为,当年被其所害之人都已下到阴曹地府了。”

此刻韩彦才真正感受到唐清幽对胡奎刻骨铭心的恨意,他叹息一声道:“后来呢?”

“后来。。。”

唐清幽神色恍惚道:“后来就是我这辈子不愿想起的恶梦,记得那天是我七岁生辰,父亲请来外公还有舅舅一家同来庆贺。酒宴上一人家人其乐融融,连不擅饮酒的父亲在外公、舅舅的劝说下都喝下不少。直到锦衣卫的人破门而入,一切都如泡影般碎裂。”

唐清幽清楚的记得,当晚在那群如狼似虎的锦衣卫注视下,母亲抱着自己跪在院中冰冷的地面。耳旁传来的不再有欢声笑语,而是换作传旨太监尖利的嗓音。年幼的她当时还不明白内官口中“欺君罔上、徇私枉法”

的罪名意味着什么。只记得父亲跪在地上颤抖的身躯,还有舅舅、外公他们的不屈争辩。可惜一切都只是徒劳,半月后父亲和外公被论罪处死,舅舅及宋氏全族被流放云南,母亲和她则被充入教坊司后送至了鸣凤阁。

“直到数年前我历尽千辛在邻水县寻得父亲当年一位下属,才终于得知贡绸案的真相。原来那几年南方数省接连灾荒,桑农们为了活命纷纷改种稻田,大荒之年饭都吃不饱了哪还有人养桑?可是朝廷每年要缴纳贡布没变,父亲不愿强征让百姓受苦于又无法向京里大臣们交代一时间焦头烂额。”

唐清幽道。

“朝廷中枢的那些高官们,只知安享京城里的荣华富贵,哪看得见下面百姓的疾苦。”

韩彦忿忿道,唐清幽苦笑道:“我爹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可他官微言轻递上去的奏章都是石沉大海,只不断接到内廷催促的诰令。”

“就在这时胡奎找上我爹,说他曾经跑过海商在宁波府有门路能弄来南洋的织布。我爹原本认为此人靠贿赂前任官员才获得织造局官商的地位,对其观感不佳并不信任,每年让胡家供货的份额也是逐年递减。然而这次胡奎提出法子确实能解燃眉之急,父亲不想为难百姓和外公商议后思虑再三,还是决定让胡奎买来南洋的织布。为此他不惜动用织造局的库银和宋家大半家底,交给胡奎让他一定买来上等布料。”

唐清幽徐徐道。

韩彦叹息道:“令尊真是误信财狼了,而且私自出海商贸,这可违反了太祖皇帝定下的国策啊。”

“不错,这也是我父亲后来身上的罪名之一。”

唐清幽似笑非笑又道:“起初胡奎弄来的还真是成色不错的南洋织布,待父亲和外公对其完全信任,他就买通了织造局里的库司和衙属,将入库的布料偷偷换成了粗布。不仅如此他还伪造账册,在贡绸案事后反咬一口,拿着那些东西及被他收买的织造局官吏口供,交到朝廷派来查案的太监手中!”

后来的事韩彦多少都听闻过,唐顺忠和他的岳父被论罪处死,而胡奎取代宋家自此一飞冲天。却听唐清幽道:“我找到的那位父亲下属,在贡绸案生后就辞官躲到广安乡下一处穷乡僻壤之所,否则他的下场恐怕比我那几个舅舅好不了多少。”

“妳的舅舅?”

韩彦有些奇怪,只听唐清幽道:“你应该是没听说过,宋家的人在流放云南途中偶遇山匪,十几人的家眷无一生还。”

闻言韩彦长吸一口冷气心道:“胡奎老贼手段之狠毒,比当年永安村的古氏父子有过之无不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