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贵一旁催促说,快回老佛爷的话,到底有没有名号?
谷家尧拗不过,只好说,有。七个段落依次是粽子头、风搅雪、线儿鼓、双座子、八镲、八铙、大力胜、上架。
谷家尧说完,慈禧把这七个名字重复念叨了一遍,笑了笑说,这些名号倒蛮有意思的。
都是些杂七杂八的名号,不大好听,难入佛耳。
挺好听的。我再问你,这轿鼓从头到尾敲下来得用多长时间?
如果中间不作反复,半个时辰就能敲完。
时间还不短。这七个段落,听着挺热闹,但不知道都是些什么字。
回老佛爷,都是些普通汉字。
写出来看看吧。
崔玉贵连忙对身边小太监说,笔墨伺候,麻利着点!
一个小太监很快拿来笔墨纸张砚台。崔玉贵让谷家尧把七个轿鼓段落写在纸上呈禀慈禧太后。
谷家尧摇摇头,不好意思地说,草民认字不多,写不全。
崔玉贵对谷家尧说,这样吧,你念,我写。说着,铺开一张宣纸,蘸墨,运笔。
谷家尧放慢语,把轿鼓的七个段落名称,一字一句念给崔玉贵听。崔玉贵恭恭敬敬地往纸上写,写好后,双手递到慈禧手上,请老佛爷过目。
慈禧拿过来看了两眼,指着“风搅雪”
三个字说,这个段落肯定热闹,风搅雪嘛!转过头来又对谷家尧说,今天夜深了,不用多敲,就把这段“风搅雪”
敲敲吧。
回老佛爷的话,草民这就去敲。谷家尧说完,转过身子,两只手将鼓槌拄在戏台外沿上,身子一纵,“嗖”
地一下,又跃回到台上最中间自己那面轿鼓旁。这一手还是那样麻利、潇洒,台下再次响起叫好声。
谷家尧在鼓旁站定,向左右鼓手打了个招呼:漫天白雪,飘!说完,鼓槌往鼓面上一点,“咚咚”
,点出两个脆生生的声音来。
随着这两声“咚咚”
,舞台上鼓镲铙一起开敲。霎时,“咚咚”
“嚓嚓”
“寸寸”
,响成了一片。
夜已很深了,刚才台下好多人熬不住困,有打哈欠的有丢盹儿的,都想回家睡觉。然而,慈禧不走谁也不敢走。现在,戏台上这么“咚咚哐哐”
一敲,把他们的瞌睡虫吓跑了,一个个又精神起来。
谷家尧的鼓槌一阵快过一阵,戏台上的鼓声一阵紧过一阵,镲铙的响声也一阵响过一阵。台下的人,真感觉到天空像突然刮来一阵阵寒风,搅动着漫天雪花,在空中飞舞、飘动。
慈禧听着听着,似乎感觉到鼓声里有一种威猛刚烈的杀伐之气。待“风搅雪”
敲完之后,她对身边人的说,敲的是“风搅雪”
,但听了让人身上热,就想提着刀枪上战场厮杀。
老佛爷,这“风搅雪”
就是一种催征的战鼓。传说当年卫青、霍去病和匈奴人打仗,就是敲着“风搅雪”
给汉军助威的,所以老打胜仗,后来就把匈奴给远远地赶跑了。崔玉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