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开元帝王是谁 > 第75章 上官氏暗渡风月(第2页)

第75章 上官氏暗渡风月(第2页)

“人居山水间,月明风清、白云入户,心境自然就辽阔起来。婉儿常年幽居深宫,只能在皇宫的园林别业里,写写这些所谓的山水诗。恐怕至死,也走不出这座深宫大院了!”

“别怕,还有本王陪着你!以后你写诗,我读诗。”

武三思满眼都是欣赏和爱慕之情。

“谢梁王殿下抬爱!”

上官婉儿不敢回应那热烈的眼神,伸手摘了一片枯黄的竹叶,在手上玩弄起来。

“大周诗人推陈出新,诗歌浩瀚如海。天下人都应记住,律诗之大成,有一半要归功于你们祖孙俩!”

“我祖父虽然开创了上官体,但他词采华丽,缺乏慷慨瑰奇之气。在他的影响下,大唐、大周的诗歌一度绮错婉媚。所以,我誓要洗濯浮华,将天下诗歌引向恢宏雅正的大周气度!”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的诗歌还留有一些齐梁之风……”

上官婉儿打断了他的话。

“四杰处于诗文革新初期,难免还保留着一些齐梁的浮艳之风,但诗歌的雅正之风,是由他们开的。”

武三思笑道:“在你的推动下,当今的文章四友,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他们的文字上承汉魏风骨,少了许多宏丽繁盛的描写,多了大周的雅正之风。”

“对!还有沈佺期、宋之问,回忌声病,约句准篇,逐渐着定格律,形成新的近体诗。与我祖父相比,他们的贡献更大一些!”

“沈佺期和宋之问只是在平仄粘句、句数用韵方面,做出了一些贡献,哪里能和上官先辈比肩呢?”

“历史总是在前进的。一代诗人,自有一代诗人的精神风貌。从应制诗到格律诗,本就是一大开创!”

武三思深以为然。

“婉儿说的对!时下诗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诗句中展现的是乐观自信、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风貌。无论律诗,还是绝句,其成就,都是古乐府难以达到的境界!”

“近几日,我在读张若虚、贺知章等人的诗歌。他们性格放浪不羁,文词俊秀浪漫。尤其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意境深远空明,文字隽永大气,诗情、画意融为一体,彻底洗净了六朝铅华。”

“《春江花月夜》的确堪称千古奇篇,不着粉泽,自有腴姿,诗中增减一字皆不能!”

两位文学青年热烈地讨论着诗词歌赋,浑然不知女皇就站在不远处。

一阵砭骨朔风迎面吹来。

上官婉儿花容失色,连打了三个喷嚏,武三思将自己身上薄柿色双胜宝相花披风取下,披到了她的肩上。

他们相互搀扶着,从假山后面走出。

一抬头,看见女皇站在累垂的紫藤树下,正容亢色地注视着他们。

两人敛容屏气,不敢出声,马上伏拜在地。

女皇支走了武三思,冷若冰霜地俯视着上官婉儿:“婉儿,你还记得,额头的疤痕,是怎么来的吗?”

“婉儿当然记得。”

她战战兢兢地回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