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真所说的话既充满激情,又具备逻辑性。
要是他们的革命事业按照徐真所说的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扩张,那这天下,还有什么能阻挡革命事业的展?
许多人都说革命之势,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以往夏瑜、王达安等人在热血沸腾地谈论革命之时,也会觉得革命之潮定然会如期而至。
但在受挫之后,他们又会怀疑革命能否能在短时间内成功,怀疑自己对革命的信心是不是一种错觉。
可是在听了徐真高屋建筑的分析之后,他们终于明白革命为什么一定会成功,也明白了他们为什么有时会对革命失去信心——因为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方法。
或者说,没有找到正确的革命路线。
按照同盟会的革命思路,无论是会党人士,还是青年学生,只要是支持革命的就可召集起来,在合适的时机,在某个大城动革命,就可使全国各地有志于革命者揭竿响应,以大势推翻满清。
可是徐真的革命思维却与之相反。
徐真强调的是先在一地完成革命,将之建设成革命的基地。
再以这一地为根基,向外缓缓扩张,逐渐将革命事业推至高潮,使之变成不可阻挡的大势。
夏瑜在这时彻底明白了徐真与一般的革命者所谈的革命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在他看来,两者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只能说坚持的革命思想不同。
一定要进行比较的话,可以看出,徐真所描述的革命更为冷酷,更为严谨一些。
在徐真所说的革命之中,丝毫没有对其他革命者的遐想,也没有对满清懦弱的假设,绝口不提其它革命者的响应,也不提满清会不会向革命党投降,而是更为强调怎么强大自身。
之前谈及的各项措施,都是在展革命基地,没有对其他因素的一丝一毫的幻想。
去掉了那些不稳定因素,让徐真所说的话更具备可行性,也更具备说服力。
想着这些,夏瑜又联想到了以前徐真的诸多言,再结合徐真的做法,他对徐真所说的革命友谊有了一些更为深刻的认知。
山上没有人说话。
众人都在沉思。
又过了片刻,夏瑜才说道:“听先生的言如醍醐灌顶,等回去之后,我便将徐先生的话记录下来,以便时时拿出来琢磨。”
徐真笑着摆了摆手:“不需要那么正式,只是兴之所至,随便谈一谈罢了,你们要是不同意我的说法,或是不明白我的说法,尽快提出来,我们再一起探讨。”
“我很期待有人能提出不同的看法,或是直接指出我的错误,然后在探讨中形成共识。”
他指了指山下:“倘若我们在这里形成共识,在山下就可将我们的力量都汇聚在我们的革命事业上。”
“但要是大家形成不了共识,而又不说出来,只在暗地里瞎想,那还怎么一心一意地展革命?”
“我一直都说,我不怕别人指出我的错误,反而害怕没有人指出我的错误,因为我也是人,我不可能不犯错。”
这时,何怀德犹豫着说道:“徐先生不认为各地会响应革命?”
“现今满清腐朽不堪,天下有志之士都殷切地盼望着一场革命出现,一旦革命的大旗竖起,各地肯定会群起响应,到时候革命就可席卷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