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去许久。
在项生的运作之下,不少商贩开始回流文县。
项生根据后世的经验,将百姓与商贩要缴纳的税务都减少了。
什么入城费、人头税、种地税统统取消。
只留下一条,那便是所得税。
只要有交易,便按照交易的百分之十左右进行交税。
百姓种地只需要缴纳部分的粮食作为税务便行。
如此,虽然文县的税收下降了一些,但是,人员却是越来越多。
尤其是商人,在得知了文县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重复缴纳税务之后,便是更多的愿意回归文县。
仅仅施行1个月,文县便再次如以前一般人声鼎沸起来。
今天,更是文县少有的庆贺日子。
那便是,县衙重新落成之日。
项生带领着众官员以及陈家,来到新修建的县衙门口。
一栋四城楼建筑的现代风格的混凝土房子伫立在中央。
整个墙面都做了美化,那样子,和现在的政府大楼看起来几乎没有太大的区别。
略微有些不足的,便是楼层不算太高。
毕竟,项生对修建楼房也是一个外行,很多东西自己也不敢太过自信。
万一修太高,承重柱支撑不了重量,那不就完了?
所以,干脆就先别修那么高。
同时,自己也将整个衙门进行了功能划分。
百姓经常办事的,例如打官司、缴纳赋税等事情,就是一、二楼。
三楼便是各司的主要办公地点与各司司长的办公室。
四楼便是自己与各位副县令的办公室以及会议室。
虽然现在人员不算太多,但是,后面很快就能将人员补充完毕。
县衙落成是文县的大事。
所以,早就在文县宣传开了。
一早,便是有许多百姓放下田地与生意来到县衙一览这全新的县衙。
看着如此多的人,赵凌霜不禁也是有些佩服项的水平。
仅仅几个月,文县仿佛是换了一个样子一般。
自己现在还记得,当日进城之时,城门外全部是难民,不许他们进入。
城内更是由于当政者的不作为,完全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
如今,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那群难民因为项生对他们的承诺,如今都已经落户于文县,是文县的一份子了。
看着满城的百姓,赵凌霜此时才理解了当时赵传对她说的。
这个项生,是个奇才。
没错,这真是一个不安常理出牌的奇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