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椿说,话虽然这么说,可这也是一个好讯号啊,总算要高农村人半个篾块了,山椿心里还是有些小窃喜。
“老樊,也办一个吧。”
在文化站里,山椿翻看着杂誌,对樊韵说。
“有好大个用?”
樊韵问。
“管球他有好大个用,办一个,又不用拿饭去味它。”
山椿的想法到是简单直接。
“这个到是,办。一会我去找刘姐。”
樊韵也觉得这上无关痛痒。
“喂,蒋毅,自理口粮户口晓得不?”
山椿电话里找到了蒋毅。
“晓得了哦,这几天都在说这个话题。”
蒋毅说。
“那办没有?”
山椿想看一看大家的心态。
“还没有,也不忙,早办晚办都是办。我们这批招聘干部,都在议论,也在打电话问。”
蒋毅这不急着办也是有道理的,政策出来了,早点晚点也就无所谓了。
“大家的意思是什么?”
山椿打电话的目的就是想知道大家的态度,这蒋毅到是和大家交流了。
“大家的意思是没意思。办个自理口粮,还不是个农民。”
蒋毅的声音听起来也没多大热情。
“我是这样想的,虽然没什么意思,但也是个进步,是一个好迅息,办一个又不用饭去味它。”
山椿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哦,这倒是,不用拿饭味它,无关紧要。办。”
蒋毅听了山椿的话,觉得有道理。
过后的几天里,电话里山椿重复了无数次不用拿饭喂他这句话。所有的招聘干部都听进了这句话,都办了这自理口粮户口,自此,大家心中把地位悄悄的比农民提升了那么一小点点,就农村人说的半篾块的高度,不过这半篾块的高度也是来之不易,也给人一种荣光和自豪。
“人啦,没有自理口粮一说的时候,整天都想着哪天有所变化,哪怕那么一丁点的变化提升都行,可真的有了,又觉得比自己追求的城市户口差距太大,心里不自觉不爽。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慢慢来吧。”
山椿安慰自己。
这天,政府二楼会议室,乡镇企业领导小组成员列席党委会议。
“目前,抬杠厂的生意红火,销路旺盛。我们办厂的那个村委,也很支持,各方面都提供方便。他们也提出要求让我们添置设备,扩大生产。我的建议是,乡上再支援些资金,再上一套设备,把规模翻一番。”
龙甲由汇报了抬杠厂的工作并建议扩大生产。
“我是一直在联系着那边厂里的,对老龙说这个情况是清楚的,扩大生产很有必要,也是能见更大效益的。”
袁家兴补充一句。
“前几天我也去了一趟贵州,看了看这个厂,确实在当地是受欢印的,生产也是正规的,销路也特别的好,扩大生产规模确实很有必要。”
朱万山也说了自己的看法。
“大家的意见呢。”
黎书记问。
见经办人和联系人还有朱乡长都说如此的好,大家就没有什么说的。
“山椿,你有什么看法?”
不知黎书记为何点山椿的名。
“我不是党委领导,也不了解具体情况,也没什么说的。不过,我有个担心,不知有道理没有。”
山椿字斟句酌的说。
“有什么担心?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