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康熙在用人時會考慮他的背景,但他還是比較重視才幹的,胤祉的備選人才只有明年上刷下去一小部分。
更不提那些暗中的人才,最不缺的便是家世背景不上不下處於中間的人才,這些人的官職可能不是很大,但基本上都屬於不可或缺螺絲釘節點。
太子和大阿哥也在試圖往朝廷上插入自己的人。
只是太子失去索額圖,元氣大傷,一時半會兒緩不過來,他的太大監何玉柱也無緣像馬佳芸蘭的前世一樣掌管內務府,現在管理內務府的是愛覺羅宗室恭親王常寧。
其實康熙更想選擇裕親王福全,他更信任這個願為賢王的二哥,問題在於這次的調查似乎也掃到裕親王府。
康熙也不明白裕親王為什麼會參與皇子爭鬥中來,直到裕親王第二次請罪他才明白。
並非裕親王第二次請罪折上告誰的罪,他只說自己罪過。
康熙明白是因他想起上一次二哥福全的告罪,是因替大阿哥胤禔頂罪,其他皇子都可以,但福全不想大阿哥登上皇位。
想明白之後,康熙同意了福全的閉門思過,暫時撤其職。
常寧便頂了上來,因為比起其他宗室叔叔們,康熙覺得弟弟相對靠譜些。
其實,比起康熙的兒子,他的兄弟似乎更不好當。
福全看似受寵,什麼時候都提到他,尤其是在表達兄弟情深的時候,實際上被防備頗深,還時不時背鍋。
常寧更好不到哪裡去,明確野史到史書都在說康熙不喜歡這個弟弟,待他還不如二哥福全呢。
身為親王,兩人都不長命。
恭親王常寧比福全還早一步死,死後第三子海善只是襲貝勒爵,不久被奪爵,二子襲爵,被降為鎮國公。
馬佳芸蘭與常寧有聯繫,不是通過胤祉,也不是在京城,而是通過常寧嫁到科爾沁草原的和碩純禧公主。
再說回太子對朝政幾乎失控,大阿哥有納蘭明珠的幫扶,還有大福晉娘家阿瑪任吏部尚書,似乎能占便宜。
但吏部尚書未免太明顯,屬於康熙重點盯防對象,哪怕最後還是插了人手,但和胤祉比起來,天差地遠。
這日,終於忙完的胤祉帶著二福晉進宮向額娘請安,幾人不可避免委婉聊一聊這幾個月的驚心動魄。
胤祉用密語道歉:「汗阿瑪對兒臣的防備心越來越重,是兒臣連累額娘。」
「談什麼連累,現在我還輕鬆點。」馬佳芸蘭這話講的絕對出自真心,管理後宮是幫康熙管理,哪有給自己幹活更愉快的,難道她手裡還缺工作嗎?
至於宮中地位問題。
馬佳芸蘭再怎麼說都是榮貴妃,名下有兒有女,誰管宮務都會給她幾分面子,不管是瑾妃、宜妃,還是宣妃。
何況宣妃與她關係一向因蒙古和太后不錯,瑾妃面上過得去,宜妃看似與她不合,實際上是個聰明人,佟皇貴妃和惠妃與她一樣,宮裡現在和以前幾乎沒差。
唯一可惜的還是馬佳芸蘭處理宮外之事的途徑又斷幾個,之前是靠胤祉及其伴讀,現在不得不靠兩個孫子及其伴讀,這種隱隱藏藏的程序的確麻煩了些。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
胤祉能明顯感覺到汗阿瑪越來越針對自己,不管他使多少明謀暗謀,汗阿瑪仿佛針對他一人多了十雙眼睛。
近段時間擼了好幾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的二阿哥勢力官職。
對胤祁胤祝的信任也不復重前,對他們也呵斥過多次。
每當對待諸位皇子時,並不能在政事上保持了絕對清醒。
胤祉明白汗阿瑪這是在一步一步失控,已經不復年輕時的英明。
父子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冰點。
又過半年,北邊傳來消息,即大清與羅剎國的邊界再次發生爭鬥,這和彼得一世的學成歸來有關。
榮憲長公主即使送回消息,備註爭鬥事態未知,但蒙古完全有信心將其打退,她甚至不吝嗇露出野心,擴張了中亞的她,想要拿下更多羅剎國在亞洲的參觀。
朝堂上狠狠熱鬧了一波。
讓胤祉注意的是,汗阿瑪果真因對他的忌憚,打算插手這件事,讓包括上三旗、太子、大阿哥等勢力混入其中,這完全打破額娘和長姐在北方邊境的計劃。
沒有人比馬佳芸蘭、胤祁、胤祝兄弟明白,胤祉與康熙拉扯的時間已經夠久,準備的夠久,也不打算再等下去了。
胤祉反了。
九門提督步軍統領不再是佟家隆科多,是胤祉的人;內務府常寧與馬佳芸蘭暗中深交多年;再說兵權,康熙手中的上三旗這些年也被侵入不少關鍵小兵。
最重要的是沒人預料到,胤祉現在並未陷入絕境,他在民間的聲望依舊很高,在朝堂上也越來越旺,連太子都有些自暴自棄,絕對是下一任君主最佳人選。
這個年代多多少少講些君臣主義,能夠正大光明繼任,為何要反。
莫非是因為固倫長公主?彥親王竟會因固倫長公主被分權而反?
這……!!!
正因詫異,在康熙察覺到不對勁時,禁軍防線已破。
康熙暴跳如雷,面前桌案上的東西全部掀到地上,怒極反笑:「朕的好兒子!朕的好女兒!朕的好愛妃!」
胤祉跪下,和曾經一樣慎重承諾:「汗阿瑪,兒臣願為大清添磚加瓦,建設繁榮昌盛、國富民強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