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明空禅心 > 生命自由之路(第2页)

生命自由之路(第2页)

自己的话,内观的方法就无法实行。

心灵之所以被称为心灵,正是因为心灵可以“看到”

自己,比如你很清晰地知道,你心里是高兴还是悲伤,是痛苦还是快乐,这里的知,就是“观”

的结果。

只不过,明显的情绪,不需要仔细的“观”

,因为你很容易就可以“看到”

它,而对于情绪背后那个更深的心灵真相,则需要集中注意力更加仔细地去“观”

,就像科学家用显微镜去看微观下的世界一样。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找到了方法,那么就“撸起袖子加油干”

吧。

下篇照见心灵的自由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内观我们的心灵。

我们的心灵,就像是无形的大海,没有形体,没有实质,没有内外,没有边际,没有大小。

当它平静的时候,好像是一个空无,虽然是一个空无,但并不妨碍你眼观诸色,耳听诸声。

当它不平静的时候,情绪就像是海面升起的波浪,有的大,有的小,有的粗,有的细,喜、怒、忧、思、悲、恐、惊,种种变化不可胜数,正是这些变化构成了生活中至为丰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那么平静和不平静,那一种状态将导向心灵自由呢?

答案其实很清楚,平静的心灵,导向心灵自由。

原因何在?

这是因为,情绪,是生灭法,而平静,却有着永恒的品质。

更是因为,情绪,带来的是束缚的牢笼,而平静,却拥有解脱的智慧。

情绪,仅仅是微小的波浪,而平静,则是无边的大海。

解脱,是心灵成为心灵自己的主宰。当心灵被情绪所主宰,就相当于“局部”

主宰了“整体”

,“整体”

就被“局部”

所束缚了,只有回到“整体”

主宰“局部”

的时候,心灵才能实现自主和自由。

心灵只要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将注意力放回到整体,而整体的深处其实是平静的,就像是海面上虽然海浪滔天,但海底却是深沉的平静与祥和。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思想。

思想,来自于心灵的认知和经验。

它很像是心灵,但其实只是心灵的影子。

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这句话有很多个解读的角度。

如果这句话中的“我”

,指的是心灵的话,就还没有表达出最深层的本质。

如果这句话中的“我”

,指的是心灵的影子——思想或思想投射的那个主体的话,这句话则表达了真理的某一个面。

但我们经常把“思想”

当成了自己的本质。

思想其实是心灵的游戏。

自由的心灵,不仅需要从情绪里解脱,更需要从思想里解脱。

从情绪里解脱相对容易,因为情绪的变化非常快,你可以很快恢复平静。

而思想,常常被当成伟大的知识和非凡的智慧而被人们所认同。

所以从思想里解脱,比从情绪里解脱困难的多。

心灵必须清晰地看到,思想仅仅是自己的影子,而非自己的本来。

或者这样说,你可以没有思想而仍然活着。

但你不能没有心灵而仍然活着。

最本质的那个东西是一直都在的,是无法被丢弃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