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明空禅心 > 视角法则七 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但并不等效(第2页)

视角法则七 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但并不等效(第2页)

就是以空为体的心本身。空而能视,即名为心。视而能空,即名为觉。空心本觉,觉心本空,空空之心,自空自觉。

空空之心觉,即是最究竟的“视角”

——“视觉”

,非视角,非不视角,名曰“究竟觉”

,不仅越视界,更越视角。不仅越视角,更越于心,是心的终极越。在究竟觉的越视觉下,一切“心-视角-视界-世界”

皆空无其体而妙相宛然。

一切视角,皆空无其体,本自平等。一切视角,皆为心之妙相,本自平等。一切视角,皆为觉之妙用,本自平等。

摄相归用,摄用归体,摄体归空,摄空归心,摄心归觉。心空觉明,心明觉空,明空心觉,心觉明空。了然一味,一性圆融。

至此,对于一切视角之平等性,尚有何疑?

2

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但并不等效

强调视角的平等性,是为了解除对于视角的某种误解——错误地认为视角之间从根本上就不平等。

为什么强调视角的平等性如此重要呢?是因为,几乎所有人都有一个最顽固的视角——“我”

。当一个人总是以“我”

这一视角为中心,无视其他的视角时,就将“我”

之视角凌驾在了其他视角之上。

特别是当一个人见多识广、知识渊博的时候,就更容易以“我”

为主,傲视群雄。但其实,他本自自由的生命已经被强大而顽固的自我视角所绑架而不自知。

只有深深地明白,所有的视角悉皆平等,那紧紧捆绑着他的自我视角的绳索才有机会松动,然后慢慢解绑。

“我”

并非其他,而仅仅是一种视角。它与其他视角一样,没有任何本质上的不同,皆空无其体,皆无常变化,并无可以依恃的越于其他视角的独特实质。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地考察,就会现,“我”

其实仅仅是一种执着,本自无我,但却顽固地执着于有“我”

所谓的“我”

,就是执着于一种自他对立的视角,并在这种对立中不断强化对这一视角的执着。

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个场景:一只小狗总想抓住自己的尾巴,可是它的尾巴比较短,怎么也抓不到,但它总是不甘心,于是不断地绕着圈子追逐自己的尾巴,然后就这样不断地一圈接一圈地转着追,总是停不下来,直到累得不行了才停下来。

“我”

,其实就是总是想抓却怎么也抓不住但还是忍不住要去抓的那个执念。

我们总想抓住更多的东西,用来充实“我”

的欲望——我们嫌欲望不好听,于是将它打扮了一下,变成了快乐、幸福、事业、财富等漂亮的词。

可是不管我们获得了怎样的财富、地位、权力、名声等等,“我”

总是难以被填满,反而会越来越不满足,总是希望抓取得更多、更多、再更多。

然而,一旦变故来临,这些看似非常真实的一切,就会像越吹越大的水泡一样,突然破灭,曾经的真实感被幻灭感所替代,就像正做着一场好梦却突然被惊醒,甚至还现自己正身处险境危机四伏。

很多人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最后走上了绝路。但其实,他们从一开始就被这个本自如梦如幻的世界欺骗了,更是被“我”

欺骗了。

在“我”

这个面具下,一直深深隐藏着的其实是不断膨胀的欲望,和越迷越深的执着!除非我们始终保持着警觉与反省,时刻守护着自己心中的净土,否则大概率会被戴着“我”

之面具的欲望和执着所吞没。

以“自我”

为中心的视角,总是会把生命不断地引向欲望、放纵、执着、渴求、不满、烦恼、痛苦、愤怒、仇恨……所以,决不能让“我”

一直凌驾于其他视角之上。

所有不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都是一种“无我”

的视角。在“无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