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山头,能看见小村庄的全貌。整个村子按东北——西南走向,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从山脚下向远处延伸过去。二十来户人家稀稀落落地分布在小路两侧。再远一点,小路淹没在缥缈的雾气中。
一阵风吹来,浓雾时聚时散,在黄昏的天光下,更远处闪烁着点点波光,那应该就是隐龙潭了。
叶清玄先带领大家找了一个背风处休息了一柱香时间,然后才沿着山路向下走去。这些日子来的经历,已经让大家谨慎了很多,在这个陌生的环境中,必须时刻保持体力。
上山难,下山也不容易。一行人用了半个时辰,才来到村口。
一直走在队伍后面的毕道权紧跑两步,追上打头的叶清玄,低声说:“大当家的,我们这个样子进村怕是不妥,不如我先去打探一下?”
叶清玄回头看看。这半个多月的跋涉,兄弟们一个个胡子拉碴,又黑又瘦,身上的衣服也全都破烂不堪,比乞丐都不如,这样子的二十来个人进村,肯定是让人既害怕又嫌弃。
他点点头,同意了毕道权的意见:“去吧,注意安全。”
毕道权点点头,当先向村里走去。叶清玄组织大家原地休息。
大约一刻钟之后,毕道权就回来了,告诉叶清玄他们,在村子的南面,有一座小庙,可以栖身,然后再慢慢商量下一步。
在毕道权的带领下,大家快来到庙门前。
说是庙,不过是一圈土围墙里面盖着的三间茅草屋。围墙一看就有年头了,墙头布满雨水浇出的道道沟槽,有的地方干脆已经倒塌了下来。茅屋上的茅草也不再平整,一束束支楞起来,在呼呼的东北风中沙沙作响。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叶清玄轻轻呤诵了一句,却也知道这个愿望短期内难以实现,既来之则安之吧。紧接着面容一肃,挥手让大家进院。
院门早已不知道哪里去了,倒是省了敲门的环节。
叶清玄带领大家进到院里,简单查看一下,什么都没现,只有一尺多高枯黄的蒿草,更增添了破败的气息。茅草屋里供奉着一尊泥塑,头戴冕冠,冠上垂十六琉,脸上挂着三绺短须,身着冕服。从样貌上看不出身份,但服制却远皇帝。
白风、毕道权等众兄弟算是本地人,都不知道塑像到底是哪路神祇,叶清玄是真正的外来人,就更不清楚。
大家也不过于纠结,反正肯定是暂时借宿,也不占地盘。看泥塑前的供桌上,虽有香炉,但香灰却没多少,而且一看就时间很长了,再结合院子破浇、杂草丛生的样子,足见香火不旺,又少了很多顾虑。
叶清玄留白风领着十个兄弟打扫小庙,他带着毕道权和另外三个人去村里张罗吃的东西,顺便查看地形,了解情况。
几人沿着一条小路拐上村中大道,沿路观察两边情况。所谓观察,几乎可以一目了然,所有人家都在路两侧,区别仅在于有的院子大些,房子离大路远些,有的院子小些,房子就离大路近些。
这些人家一概是草坯茅草房,新的还好,有的旧房土墙都有些堆了下来,可见村子整体生活水平不高。
刚才毕道权已经打听出村中的大户人家所在地,几人也没什么再探查的,于是直奔大户人家而去。据村民说,这家大户人家姓风,所以村子就叫风家堡。
和其他人家相比,风家的院子大了两倍有余,院墙高六尺,院内盖着两进房子,除了第一进正房覆着瓦片,其他的也都是茅草屋,只不过高些、整齐些罢了。
风家没有建门楼,大门比其他村民家的高档得多,是木板拼接成的两扇。
为了避免误会,叶清玄带人离得远一些,示意毕道权上前敲门。很快,门里就有了回应。
开门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戴着一块灰色的头巾,穿着麻布交领深衣,一看就区别于其他村民。
老人将门开了一道缝,迈步出来,疑惑地看着眼前这个穿着破烂的中年人,微微皱了皱眉,却没有呵斥。
毕道权赶紧施礼,说明来意:“老丈,我们兄弟几人长途跋涉至此,想求购一些吃食,可否行个方便?”
老人注意到毕道权说的是“求购”
,知道不是乞丐,又见叶清玄四人站在那边还算规矩,眉头稍展:“请稍等,待我禀过家主。”
说罢,转身进去,又将大门关了起来。大约半盏茶时间,老人又转了出来:“家主向来好施,只是穷乡僻壤,没什么好东西,只有些米面和冬菜,不知几位需要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