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quo;王兄在看池子里的水鸟。”她压低声音,没像刚才那样大声嬉笑,&1dquo;每年这个季节,王兄都会躲在池子里看水鸟,古古怪怪的。”
吃完半只石榴,李令月起身回寝殿,&1dquo;别把阿兄吵烦躁了,咱们回去吧。”
裴英娘跟着站起来,想起那盒下落不明的糜糕,又坐回去,&1dquo;我等等阿兄,阿姊先走吧。”
&1dquo;你等王兄做什么?”
李令月使劲扯裴英娘的袖子,没扯动。
裴英娘想了想,说:&1dquo;阿兄在池子里看水鸟,是为了观察它们的体形和游动的姿态,然后运用到书写时的法上去,我的字写得不好,没有筋骨,想向阿兄讨教一下他的心得体会。”
前有东晋王羲之从白鹅拨掌的动作中领会用的走势,如今李旦观水鸟,应该也是为了习字。
李令月听到诸如琵琶、练字、读书的事就头大,揉揉她的脸,&1dquo;池边水气重,别坐久了。”
南风拂过,荷叶随风摇摆,绿浪翻涌,出哗啦啦的簌簌声响。
李旦躺在小舟上,时不时有淡黄色的花蕊和冰凉的水珠从肥润的荷叶边沿滚落,飘洒在他的茶褐色衣袍上。
让冯德走了一趟,池边渐渐安静下来,不一会儿响起一串渐行渐远的脚步声,两个叽叽喳喳的小家伙应该走远了。
李旦静下心来,双眸凝望着碧绿的荷叶丛,继续感悟水鸟腾空而起那一刻的酣畅淋漓。
直到夕阳西斜,晚霞漫天,潺潺的水波间闪烁着淡金色光晖时,李旦才让宦者靠岸。
到了岸边,冯德点头哈腰,笑着道:&1dquo;大王,永安公主一直等着您呢。”
李旦蹙起剑眉,抬脚走到亭子前。
瓜皮、莲蓬散落一地,裴英娘吃完甜瓜、枇杷,百无聊赖,让宫婢摘来一串串白玉簪、鸳鸯藤和凌霄花,坐在栏杆里头编花环。
武皇后崇佛,年年捐出大钱物开凿石窟、修建佛寺,是个虔诚的供养人。
宫里的佛寺每年举办浴佛节,宫婢们负责在佛前供花,几乎每人都会一手灵巧的编花环手艺。
裴英娘在她们的指点下,勉强编出一只没有散架的花环,缠到手腕上,放在鼻子底下轻轻嗅闻。
李旦还没走近,就能闻到一股清冽馥郁的花香,黑如点漆的眸子扫视一圈左右,走到她面前,伸手碰碰她头上扎的小髻,又飞快收回手,&1dquo;等多久了?”
&1dquo;也没多久。”裴英娘站起身,&1dquo;阿兄要回去了?”
&1dquo;先送你回去。”李旦牵起她的手,袖子擦过她腕上的花环,花朵簌簌往下掉,&1dquo;跟着你的人怎么全换了?”
忍冬烫伤手,半夏被禁足,下午跟着裴英娘出门的宫婢是两个尚衣局宫人。
裴英娘个子小,跟不上李旦的脚步,说话间微微喘气,&1dquo;我正想和阿兄说这个。”
李旦察觉到她的辛苦,放慢脚步。他身上有股淡淡的花香,夹杂着细微的清苦冷涩。荷花的香气,远远闻着清宜人,靠近了,才能闻到那一丝萦绕在宫莲里的苦味。
裴英娘脚步一滞,示意冯德和其他宫人远远走开,慢慢踮起脚,&1dquo;阿兄。”
李旦看她一眼,弯下腰,和她平视。
裴英娘平时和他说话都要抬头仰望着他,几乎能闭着眼睛画出他的下颌形状。头一次认真和他平视,她现他的眼睫长得格外浓,又长又密,这让他的眼神显得很温柔,仿佛满蕴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