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诺!”
吕布不知道皇帝突然说这句话的目的所在,但还是乖乖应承。
皇帝几次出言打乱朝会的节奏,让王允已经有些不耐烦了,“陛下,朝廷之事不是那么简单的,怎可如此轻易对大臣承诺?还请陛下慎言!
臣身为司徒,录尚书事,总领朝政,是陛下亲自任命的,那么在陛下亲政之前,应有臣代替陛下处理朝事。
若是陛下真对政事感兴趣,臣会在闲暇时间教与陛下!”
刘协怎么也没想到王允竟会当着朝中众臣的面,出言回怼他,顿时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没想到这王允竟如此的不通君臣之义,让刘协颇为愤怒,双手紧紧抓着袖袍,尽量克制自己不作。
“放肆!王司徒,你好歹也是一方大儒,通晓君臣之义,你怎可对陛下说这种话?”
杨琦听到王允说的这些话,顿时起身厉声反驳道。
杨琦自认为虽然投靠陛下的目的有些不纯,但是自先祖杨震传下来的忠君理念却深深影响着他杨氏一族,这也是在面对董卓擅权之时,一直紧紧陪伴在皇帝身边的原因。
“陛下,王允如此目无君上,大殿之上口出狂言,臣请陛下治王允罪!”
“王允老贼。。。。。。”
。。。。。。
殿内一时见乱纷纷,不过出言者大多都是关西籍贯的官员,不少关东士人也有一些则对王允的言行有些吃惊,但更多的则是低头沉默不语。
刘协此时已经尽量平复了自己心情,在让谒者恢复朝堂秩序后,开口说道:“王公,难道在你眼里,朕就是一个好权之君吗?”
“臣请陛下收回此言!君权天授,陛下本就掌握朝廷的权力,有权任命官员处理国家政务。有权知道朝廷里生的事!”
太尉马日磾借用天人感应的学说,明里在反驳刘协的话,其实也是直接替刘协提出了他一系列行为的理论依据,指明皇帝有权力在朝堂上言,并过问国家大事。
“陛下,如此说来可谓是误会王公了!”
这时,一道声音传来~
(今日无了。。。。。。)
早在董卓被杀后的第二天,王允便安排谒者张种前往关东抚慰诸军,并给袁绍、袁术二人带去了书信。
当时为了避免引起关西士人们的反感,王允并未说出来。现在皇帝提及这个问题,他也基本稳住了位置,也就不瞒着朝中众人了。
“陛下,关东的诸位朝廷官员一职都在担忧陛下的安危,也关注着朝廷的动向。当初董卓陈兵三河(河东、河内、河南三郡)地区,挡住了关东联军西进解救朝廷的道路。如今董卓被杀,凉州兵已无人统领,此时正是联合关东联军消灭凉州兵的大好时机,臣对此也早有规划,故而在前日我已遣谒者张种持诏前往关东抚慰诸军,然后约定时间,共击凉州兵。”
朝中不少人在听到王允已经派人前往关东联系各地官员后,神态不一,尤其是那些关西出身的官员。
王允身边的太尉马日磾忍不住出言道:“朝廷派遣官员前往关东抚军,也属正常,司徒为何瞒着我等派人前去关东呢?”
“董卓虽死,但是在出关东去的路上可是还有许多的凉州兵在,为了使者的安全,这件事只能私下派遣,怎么可以弄的满城皆知呢?”
面对马日磾的质问,王允也不惊慌,一句话便把马日磾的问题重心从私自做主派遣使者变成了暗中派遣使者出使关东。
刘协看着阶下与马日磾对话的王允,突然意识到王允能够让董卓放心将朝中事务交给他处理,那说明王允本身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既然司徒心中已有了规划,不知选谁统军征讨凉州兵呢?”
刘协也是明知故问,想借机认识一下吕布。
“回陛下,臣欲让奋威将军吕布统兵出兵陕县,趁牛辅手下李傕、郭汜等人还在陈留等地,无暇顾及牛辅,先击牛辅,再伐驻扎在渑池董越!”
不得不说,王允的出兵策略还是很正确的。
刘协看向武官一列,朗声道:“吕布何在?”
“奋威将军臣布拜见陛下!”
听到皇帝点名,一直绷着的吕布急忙出列跪在自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