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龙山中,一座无边密林之内,离开虹子洞府已有三日,白云道姑带了戚泽选定了这座密林疗伤,其在一株巨树之上打坐,戚泽除却每日日常的坐禅行功之外,便是翻看虹子所留剑谱。
戚泽选择继承虹子衣钵,一是缘分使然,修炼佛门禅功之时,越相信缘法之说。二是只有一本《小无相禅功》,还残缺不全,遇上虹子剑谱绝不能失之交臂,起码兼修一门剑术,能有几分自保之力。
下哪个男儿无有一颗剑侠之心?期盼修成剑术,出入青冥,千里之外取人级,有良机在前,岂能放过?虹子这本剑谱写的极其详实,开篇便道玄门修炼分作九大境界,乃是:脱胎、凝真、凝煞、炼罡、金丹、元婴、法相、脱劫、长生。
这本剑谱名为“五真玄音剑诀”
,涵盖修道前五大境界修持之法,乃以五行之气催动,或刚或柔、或虚或实,修成之后具极大威力。虹子言道其本欲完全摒除五行宗道诀之影响,无奈其所学已深,跳不出其中窠臼。好在世上专修五行之气的道法修士无数,只要不用五行宗的根本道诀,那便不算窃夺五行宗秘法。
虹子特意选了一道游历之时所得五行道诀,再加改造,以其见识眼力,自然将其改造成不弱于五行宗道诀的行气法诀,远市面上一般道诀。不过戚泽也知就算虹子再如何撇清,也绝难完全摒弃五行宗对其的影响,这部五行剑诀之中定有极多五行宗道法的痕迹。
五行剑诀开篇即是传授练气之道,以道家打坐静修之道,淬炼玄门真气,继而催动剑法精要。下剑道亦有许多划分,有以练气为主,真气淬剑;亦有画符引符,以符催剑者;更有炼器为剑,以元神合剑者。种种流派,不胜枚举。虹子穷尽毕生之力所创剑道,既敢自称别出机杼,自有其独到之处。
虹子取真气练剑之道,但所修剑道却是独出心裁,竟是以音律之道入剑!按剑谱所言,下音律分为五音六律,则这门剑术中便以五音之道而象五脏,以六律之音而象六腑,以音律裹挟真气,炼成剑气剑光,克敌御魔,妙用无穷。
戚泽仔细研读剑谱,先熟记其中练气之道,继而沉心打坐。本拟脱去佛门禅功之限,纯以道家心法锤炼真气,但无意之间觉因着证就初禅,开启眼识,对一身真气的掌控竟是随心所欲,顺畅无比。
戚泽并非迂腐之人,放着身边一位金丹真人,自是要细心请教的。将以佛法禅功催动道门真气之事说了。白云道姑打坐疗伤了几日,已然痊愈了大半,闻言沉吟道:“佛门与道家的修行虽非南辕北辙,但修为越深,越难统合。古往今来多少资绝世之辈,想要强行佛道兼修,成功之辈寥寥无几。你现下修为还低,佛道两家修为不但不会冲突,反会相互助益,不必多疑。”
戚泽心思稍定,以佛门眼识反观自身,内视五脏六腑,以禅功所得定力推动道家坐忘之道,不过一日功夫过去,丹田中已是暖烘烘的,生出一股微弱真气。
白云道姑暗暗讶然,这少年修道赋之高,生平仅见,但以修炼了佛门禅功与虹子的剑术,绝无可能转换为太阴门下,何况太阴宗中也无男子修炼的法门,只看这少年究竟能凭着佛道两家的功法走的多远。
戚泽丹田中生出第一缕真气,当即按着剑谱所载法门,将之挪移至脾脏之中。五音者,即宫商角徵羽也。其中宫音为君为主,统帅众音,属土,应脾脏。真气一入脾脏,戚泽面上便是一阵潮红。
脾脏主生血之事,受真气滋润,立时造血无数。血液冲刷之下,精神想不健旺都不行。八脉之中只打通一条阳维脉,此时血初生,周流贯穿,所谓气血相合,也引动体内真气蠢蠢欲动,尤其本是蛰伏于阳维脉中的佛门金色真气,受了血气引动,立刻沸腾起来。
戚泽见机不可失,立刻引领佛门真气自阳维脉中流出,打通下一条经脉阴维脉。阴维脉阳维脉阴阳相对,一旦贯通,自有无穷妙处。
过得半日,脾脏中所生气血衰落下来,戚泽却已趁机打通了筑宾、府舍两处大穴。难得的是五真玄音剑诀所成真气与佛门真气竟是并行不悖,全无排斥之意,两相夹攻之下,打通经脉的效率提高了何止十倍?
戚泽吐出一口浊气,继续翻看剑诀所载的定脉测窍之法,虹子出身五行宗,对穴窍之道简直信手拈来,备尽其妙。与之相比,夺自黑衣人的经脉详解简直便是一团废纸。
脱胎境界为凡人向仙神迈进的第一步,踏过去才算仙凡有别。据剑谱所载,脱胎境界又分为“感气、通窍、定脉、粹神”
,感气者乃是练气士初感真气,于丹田之中凝结。通窍、定脉便是测定穴窍、经脉,打通周身之脉络,合为一大周,以此温养真气,壮大气海。粹神者,便是以真气滋养元神魂魄,为下一步修行奠定道基。
戚泽将剑谱上脱胎境修持之法翻来覆去看了十余遍,几乎倒背如流,合卷感叹。怪不得修道练气须得拜名师、访高友,虹子这一卷剑经剑谱,几乎道尽修行之秘,根本无需多想,只需按部就班,便可有所成就,也显现出五行宗这等庞大大派的底蕴与成就。
戚泽第一步便感气成功,余下不过是水磨功夫,逐步壮大真气,再去冲击穴窍经脉,通窍定脉两道关卡对他而言实是熟极而流,不必多言。何况还有佛门真气相助,若能安心闭关,他有信心年余功夫便可打通全身脉络穴道,进入粹神之境。
白云道姑自矜身份,绝不会窥探那部剑谱与戚泽的修行,但看戚泽种种仪态,便知他到了那一步,暗暗惊骇,说道:“看来你先八脉闭锁反倒因祸得福,这剑谱所载通窍定脉之法,不在我太阴宗秘传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