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好诗,可诗中的戾气也太重了。沈言溪一时间也有些担心起来。
细看第一诗,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这四句比较好理解,说他从小熟读经史子集,胸有韬略,现在就像潜伏的老虎一样,有怀才不遇之感。可他不是已经中了案了么,难道是觉得入赘沈家断了他的前程?
再接着往后看,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这句就不懂了,他脸上好好的呢,一个秀才,也没有被脸上刻字啊。那堪配在江州?明面上意思肯定没法解释。
他就是江州人,来这江临也是考试啊,怎么会说的这么惨?难道他是代指?实际指的是这沈府?是说自己沉沦在这沈府?沈言溪一颗心七上八下,越读越担心,心几乎快跳出嗓子眼来。
旁边的几个丫鬟跟着沈言溪也是识文断字,虽然比不上自家小姐,但这大概意思还是能看出来,也是跟着自家小姐心往下沉,这姑爷怨气太大了。
沈言溪顾不上丫鬟如何,继续往下看,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沈言溪读完这最后两句,浑身力量被抽空了一半,两只手都在抖。
这两句意思也很明显,虽然不知道这浔阳江口是哪里,或者说根本不重要,因为沈言溪作为一个才女她知道,诗词歌赋里面有些地方并不是实指,而是虚指。
那意思是不是说有一天他要报仇,杀个人头滚滚,血流成河?结合前后文和眼下状况,沈言溪实在想不到别的了。
沈言溪双手无力的垂下,整个人都失去了力气,一双美眸泪光闪烁。
他对沈府的怨气这么大吗?要杀个血流成河才能一解心头之恨?
沈言溪真的后悔了,过去是后悔自己任性妄为,给两人都带来不痛快。现在只后悔自己让他怨气这么大,戾气这么重。
沈家并不怕一个暴徒,她现在可以直接找家族把6瑾处置了,一个人戾气再重又能如何?
可那是她沈言溪自己带回来的夫君啊,这让她怎么下得去手?又怎么能不伤心?虽然两个人无夫妻之实,可这名分已然存在,谁都无法否认。
冷静,冷静,不要着急,等全部看完再说,也许是自己误解了他。沈言溪不断的安慰自己,不断的给自己心理暗示。
缓了好大一会儿,感觉有了点劲,沈言溪这才又看向第二张。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这两句意思是说身在吴地心却在家乡山东?常常感叹四海飘流有如转蓬。吴地是旧时称呼,不是在江东那边吗?江州距离那里还有不少距离。
山东又是哪里?想了半天,沈言溪还是没法理解。索性看下一句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是在感慨于自己的境遇么?身不由己,入赘到这沈府,还是有别的事情让他感慨?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不提黄巢是谁,整个这两句豪气纵横,言语间充满了雄心壮志。意思哪天如果他实现了凌云壮志,一个黄巢又算得了什么。黄巢应该是一个英雄人物吧,没想起来是谁,还是也是虚指?
读完第二,沈言溪倒不像读完第一反应那么大,毕竟两诗其实说的意思差不多,第一诗更加血腥,更加直接。
读完了两诗,沈言溪坐在那里心思深沉,一动不动。旁边的丫鬟也不敢动。
沈言溪闭上眼睛,脸上挂满冰霜,只有起伏的呼吸表明她此刻内心多么的不平静。
沈言溪觉得自己大体猜的不差,6瑾不会毫无缘由的写这两诗出来。6瑾心里的怨恨沈言溪无法感同身受,可她知道,他这怨气能冲天。
那眼下怎么办?自己是要不管这夫妻名分报告给家族秉公处置?还是不顾家族安危任由6瑾离去?
如果有一天他真杀上门来,自己又如何面对沈家列祖列宗?可如果自己不顾夫妻名分,又如何面对自己?
一时间,沈言溪心思百转,左右为难。
“都下去吧,让我自己想一想,不要胡乱传话。”
沈言溪无力的挥了挥手。丫鬟们退步走了出来。旁边的彩云眼看着没结果,瞅了瞅自家小姐,也悄悄跟了出来。
外面的天色已经昏暗,屋里的灯火不知何时已点起。在明亮的灯火下,沈言溪坐在那里痛苦而又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