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不论是叫卖的小商贩还是与商贩讨价还价的人们,都洋溢着年关将至的喜庆。
赶集这种民俗在华夏大地上自古就有。
有平时的小集,也就是周围几个村子约定成俗形成的集市。
像今天这样的大集,在北方又称赶会,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
集市上卖什么的都有,有专门以此为生的,在古代叫走江湖卖艺为生。
现在随着时代的演变,逐渐形成比较大的班子,像马戏团、歌舞团、戏班子等等。
可以说每年一个地方最热闹的一个不是节日的节日。
这次赶会,差不多已经是最后两天。
或许是因为厂子放假,之前工人没有时间逛,现在有时间逛,那还不逛个尽兴,所以人流直接赶上了第一天的人流量。
热闹非凡。
整条街从东到西差不多两公里。
划分为几个片区,日常用品、蔬菜肉食、年货以及最后的娱乐场。
当然界限并不明确。
“咦,徐厂长你也来买年货呢,一起吧。”
徐良听声音就知道是高山,转身道:“好啊,我正愁一会儿东西太多拿不动呢。”
“嘿,徐厂长你放心,我借了辆拉车,放在那边了,绝对都能放得下。”
高山拍着胸脯道。
旁边的还有牛一行、张洪雷、刘长征几个人。
显然高山一个人肯定不至于借辆牛拉车。
“厂长,走,咱们先去买春联吧。”
牛一行笑道。
徐良点头跟着几个人往前挤去。
逛了没一会儿,徐良身上几多了一沓春联、福字,还有一麻袋爆竹、二腿脚。
麻袋自然是从高山那借的。
往返了几趟,瓜子、花生各种年货置办齐全。
刘长征提议道:“不如咱们去歌舞团、马戏团耍一下?”
张洪雷打趣道:“长征哥,门票贵着呢,尤其是歌舞团据说玩花活,小心一会儿回去嫂子让你跪搓板。”
刘长征不为所动,撇了撇嘴道:“花活就花活,好多妇女都挤进去看了哩,我怕个鬼哟。”
徐良笑着插嘴道:“那不如天黑再去,晚上玩的比较开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