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将一簇茱萸插进王献之的苞里。随后,往郗恢的头上插了一簇茱萸。接着,轮到王玄之。其后是郗昙。最后,王羲之往谢安的墨间插了一簇茱萸。
秋高气爽,天朗气清。一群名士,在山中采摘茱萸,互插茱萸,饮酒吹牛。
在场诸位,每个人都赠了一簇茱萸给王献之。王献之顶着一头茱萸,小脸面无表情的看着众人。
作者有话要说: 王献之:汝等甚骚!
众名士:闭嘴!
存稿君:嘤嘤嘤,还有五章存稿,作者大人怎么还没回来……
ps:历史上,王濛是在这一年去世的。临死前,他生了重病,转着麈尾感叹道:“像我这样的美人,竟然活不到四十岁。”
然后,没过多久,王濛就去世了。
王濛去世后,大名士刘惔将自己的犀麈尾放入王濛的棺中,与他陪葬。
麈尾在当时,是名士的一种身份象征。谈玄的名士,都会拿着麈尾。麈尾不是拂尘,有点像羽扇。虽然不是扇子,但是可以当扇子用。
第26章为何嫌弃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众人兴致而归。
喝了一天的酒,王羲之跟郗昙已经微醺。王玄之早已醉得不省人事,全靠仆人搀扶下山。
王羲之脸颊泛红,他的眸子柔和似水,抱着王献之不撒手。盯着王献之,越看越喜欢,甚至还亲了好几口王献之。
王献之木着脸,极力抵住王羲之的凑近。
郗昙揽着儿子,望着夕阳,笑呵呵的对王羲之言道:“姊夫,我看安石甚是喜欢七郎!为何不将七郎留下?”
下山前,谢安开口留王献之做客。王羲之却不同意,以郗璇为借口委婉的拒绝了谢安,转头直接抱着小儿子下山了。
王羲之轻哼一声,懒洋洋的言道:“五郎与七郎亲近,若是不见七郎归来,他定要亲自来东山接七郎归家。”
提起王徽之,郗昙轻笑起来:“不知今日五郎留在家中,是何脸色。”
王羲之挑眉笑道:“定然是一副臭脸。”
郗昙朗声大笑起来,太过兴奋,他甚至仰天长啸起来。
王献之默默地伸手捂住耳朵。
见状,王羲之又低头亲了一口王献之的脸蛋。
王献之皱起眉头,小脸嫌弃的仰头避开王羲之。
王羲之倏然大笑,把脸凑过去,蹭了蹭王献之的脸蛋。笑盈盈的问道:“七郎为何嫌弃阿耶?”
王献之扭头望向阿陌,朝阿陌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