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龙九宵和丐神向京城出,一路上非常热闹,人来人往,多是考生,每年考试各科目有根据《新唐书·选举志上》的记载,彼时的常科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武举、童子科、医举科等。简单介绍一下各科的考试内容:
1、秀才科。主考方略策,也就是计谋策略,由于隋唐时以秀才科为最高,因此录取难度最大,隋朝秀才科先后不过录取1o人,唐代每次也就录取一两人,因而很少有士子愿意报考,因此唐初设立一段时间后,便被废除了。
2、明经科。又细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等。而唐代又按照经书分量将经书分为大、中、小三类,其中《论语》、《孝经》为必考内容。明经科主要便是考学子对儒家经典着作的掌握程度,因此哪怕死记硬背往往也能考中。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后规定加试时务策,为的就是让读书人从故纸堆中爬起来,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确保学以致用。
3、进士科。唐初时进士科仅考时务策五道,唐高宗调露二年(68o年)为进士科加试帖经、杂文,从而使得进士科形成了杂文、帖经、策问三场考试制。唐中期后又增考诗赋,且诗赋比重往往较大。作为唐代最受欢迎的两科,由于进士科的难度比明经科相对要大,进士科大约每1oo人只有一二人被录取,而明经科大约每1o人就有一二人被录取,因此又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之语。
4、明法科。主要考律、令知识,试策共1o条,其中律七条,令三条,通八条以上可被录取。该科主要考察学生对朝廷律法和制度的了解程度,由于是专业知识,因而录取人数相对也比较少,例如李商隐便是明法科出身。
5、名字科。也称“明书科”
或“书科”
,主要有帖经、口试、试策三道程序,主要考《说文》、《字林》,主要考核的是文字、训诂知识和书法,由此可见唐代对书法的重视程度。
6、明算科。主要考核算术,要求详明术理,考试内容主要是《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五经算》等。算学生学业完成后参加国子监考试,合格者再参加科举省试,及第后待铨选后叙任官员为从九品下。
7、诸史科。主要考核历史知识,其中“一史”
主要考《史记》;“三史”
,主要考《史记》、《汉书》、《后汉书》。
8、开元礼科。顾名思义,主要考察的是开元年间制定的礼仪制度,该科设于唐德宗贞元年间。
9、道举。唐玄宗时举行过,主要考《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这是唐朝注重道家思想、扶持道教势力的反映。
1o、武举。武则天时设立,又分为平射、武举二科目。主要考步射、马枪、马射、负重、语言、身材等等。
11、童子科。凡1o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的,皆可参加童子科考试。能背诵十卷的可以授官,能背诵七卷的可以授予出身。
12、医举科。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设立,考试内容为医经方术,《本草》、《脉经》、《素问》、《伤寒论》和诸杂经方义等。
此外,皇帝还会开设特科,也称为“制科”
,考试内容和时间往往由皇帝临时决定,例如“贤良方正”
、“直言极谏”
、“博通坟典达于教化”
、“军谋宏远堪任将帅”
、“详明政术可以理人”
等。
宋朝时期,科举制度基本沿用了唐朝的模式,不过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例如诗赋便被取消,其中进士科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由于进士大多可官至宰相,因此进士科又被称为“宰相科”
。此外,宋朝科举还增加了录取名额,并增加了殿试和弥封等制度,而唐朝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考试方式,到宋朝时也仅剩下了经义、策问、诗赋。
元朝时期虽然也有科举,但比起唐宋时期不仅考试内容大为缩减,且体现出了极为严重的不平等性。到了明清时期,考试科目再度严重缩水,只剩下了进士一科,且考试方式只剩下了经义一门,而明朝中后期更是对写作方式进行了严格限制,要求必须以“八股”
的形式作答,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八股文了。
如上所述,虽然各嗲的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但总体来看基本呈现出一种递减的模式,唐朝时期科目最多,到了明清时期科目便已经减少到只剩一门了,结果最终导致科举失去了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