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太子之位空缺了。”
“诸多皇子必将争执不休。”
“朕以为必须尽早确定太子人选。”
“所以让琩儿回宫,也算是一次考核。”
“倘若他能够征服群臣,朕可违众,立贤不立长!”
因为废太子李瑛之后,还有他的三弟李亨。
按照传统的说法,向来是立长不立幼的。
但在李隆基看来,三子李亨的能力,实在比不过十八子的李琩。
但想把李琩定为太子,还得过群臣那一关。
所以。
把李琩接到宫里,让他和李亨进行竞争,那才是最佳的选择。
武惠妃不由得无奈地说道。
“原来皇考虑的是这一点啊!”
“既然如此,臣妾听从皇安排便是。”
等李隆基离开寝宫之后。
武惠妃火修了一封家书,派人送去给李琩。
……
李琩其实早就收到了来自长安的新消息。
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果然在同一天被李隆基赐死。
不过死法和历史的不一样。
那是他们咎由自取,触碰到李隆基的逆鳞,因为忌惮十八弟设计陷害,才让李隆基一怒之下赐死了他们。
不管他们是怎么死的都好。
只要不是被武惠妃逼死的就行。
这也是李琩来到这一个大唐世界之后的执念之一。
他想要凭着自己的先见之明,改变原身的命运,改变原身的亲人的命运。
比如说武惠妃现在并不是直接害死太子三人的真凶。
那么接下来她必然不会再有那种幻想着三道冤魂索命的精神病。
那么,李琩还能够替原身在这个世界多尽孝道。
太子死了,储君的位置就空出来了。
原本在历史,李隆基听了高力士的劝谏,直接立长不立幼,把李亨安排成新的太子。
这一次呢?
会不会也是作出同样的安排?
李琩心里头已经准备好了两套方案。
如果自己成为了新任的太子,那就有机会提前布局,让大唐的安史之乱不要生。
毕竟他进入到东宫的话,接下来是会有机会和安禄山进行直接接触的。
到时候他可以拆穿安禄山的鬼把戏。
甚至能够亲手宰了安禄山,免得那个胡人到时候祸国殃民。
要是李隆基这回仍然立李亨为太子的话。
李琩是不会放任这位便宜三哥占据着太子位置,以后治理大唐却让天下百姓遭受流离之苦的。
他必须采取措施,将便宜三哥挤下太子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