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和笑道:“闻说贼人军中不乏智谋之辈,岂教你轻易得手?却才提辖所言,倒教我想到一法儿:待等占住埋枪谷,可就谷内埋伏,派一将引贼军到谷内,截断谷口,可将其等烧杀于彼。”
蔡知州大喜,分付曹修去了。
次日,庄浩领兵再攻曹州,徐鹍、徐鹏兄弟出城相迎。马陵泊阵中衡山王铁树、恒山曹崇坦出战,与兄弟俩交手不过数合,二徐引兵向城北而去,庄浩便教追上。徐和在城上见了心喜,徐青娘道:“贼人不知我军已有接应,只顾追赶。”
徐和道:“只愿三位将军在埋枪谷好把贼人一网打尽。”
且言庄浩大军追赶二徐人马进了埋枪谷,徐鹏隐约见谷中有自家人马身影,心中暗喜,便令本队军马深入谷内,叫道:“贼人中计矣!”
庄浩听闻,大笑道:“死到临头尚以徐和之计高明,不知谁中谁计!”
徐鹏见本队后面兵马到来,笑道:“贼子尚要逞强,不知此刻回路已断……”
话未说完,只听队后厮杀声,赶来的那队兵马却在自家队里杀将起来。徐鹏不知故里,忙叫唤:“曹提辖,错也!错也!”
这边袁梓鹏早飞马到身边,一棒将徐鹏打杀于马下。徐鹍大惊,又见一将手提颗人头,策马而来,乃是嵩山孟子程,叫道:“这颗狗头可是你那曹提辖?”
徐鹍大惊,从马上跌下,就乱军内马踏而亡。众官兵无一个从埋枪谷内生还。何熙笑道:“诱敌之策,何足挂齿,也须知此地非上方谷,亦再无第二个诸葛孔明了。且烧起火来,与徐和报信。”
只说徐和、徐青娘在城里,见远处浓烟起,不禁大喜,道:“曹提辖好埋伏,马陵贼人此番必亡。”
徐青娘道:“既已助曹州解了兵戈之祸,叔叔可安心回山修道矣。”
徐和道:“待三位将军归来,我们与蔡知州作贺罢便回。”
约莫半个时辰,有兵飞马来报:“徐、曹三位将军,已将贼人截杀,贼兵死伤无数。现贼已被团团围住,脱身不得,甘愿投降,只要见出策之人。徐都监请徐先生前往定夺。”
徐和微笑道:“三位将军既已功成,曹州无恙,可申达朝廷。”
徐青娘道:“常言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叔叔不必轻犯险境,他们要降,随便说是那个设计,只说是曹提辖亦未尝不可。贼人若是假心,反是安全之策;若为真心,待到回城再议尚不为迟,何必争此一时。”
争奈徐和已经意动,道:“我们此番虽有功劳,亦当知此举有损阴德。既有残存贼将,若能降伏为朝廷所用,也显好生之德,是件好事。随我去一遭,有三位将军在,无甚大碍。”
徐青娘无奈,二人就与这个曹州兵一齐出城前往埋枪谷,果然见庄浩等人被团团围定,丢了兵刃,束手就擒。徐和与徐青娘上前,左右却不见二徐、曹修。徐和问道:“徐、曹三位将军何在?”
只听得一声:“要人,这里有!”
就看两颗人头掷于徐和面前——那徐鹍脑袋早被踏烂,不成形了。叔侄二人大惊,再想退时,那里有路可走?张洲走上前道:“埋枪谷,埋枪谷,埋得了双枪将,却如何埋得了我铁枪将!”
叔侄更待挣扎,朱珂令、袁梓鹏把两个绑了。何熙道:“徐溶夫,今已被捉,更有何话说?”
徐和懊悔不言。徐青娘道:“中了奸计,别无话说,只求一死,莫把人去羞辱。”
庄浩道:“你这婆娘倒把我马陵泊当成何样,纵是对头,也做不出你那祝永清夫妇肮脏卑鄙之事。”
传令将徐和叔侄押回寨中,好生看管。有诗为证:
道性易得堪自在,功名难摒不从容。
谁悲白鹿青崖内,枉叹灵台啸虎踪。
却言那陈念义在高平山上,专待徐和回来,只觉心神不宁,眼皮乱跳,随手掐指一算。这陈念义活了一百四十余岁,修得地仙证果,这等事儿不过易如拾芥。当时算得徐和、徐青娘被捉,摇头叹气道:“徐溶夫,徐溶夫,你不听我言,偏要去踏足尘世,倚靠那点本事,终是吃亏了。”
徐娘子与长子徐长生、次子徐伟生听了,慌忙拜道:“求老师父救上一救。”
陈念义道:“我一切俗缘早已生疏,前番取参仙血时已然破例,今番若非为劝阻徐溶夫,也不必走这一遭了。”
徐娘子哭道:“老师父本事通天,若非老师父,那个能救我丈夫?我当修书一封,去郓城县请汪恭人来坐镇曹州,再央她表姐贾夫人领军来助,只求能救得。”
陈念义又叹口气道:“罢罢,师徒一场,只救得他回山来罢,再莫去惹红尘。”
徐娘子破涕为笑,忙写书信教去送往郓城县汪恭人处。不是徐娘子去请得汪恭人来,有分教:
曹州城下,又擒榜上之人;阎浮世中,再少数内散仙。
正是:
悟道当知天命,安身皆在因缘。
不知陈念义等人能否救得徐和叔侄,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