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所内所有木料都没有上漆,打磨的很是光滑,保持着原有的气息,静悄悄的住所感觉有些孤单、冷清。
张麻吐纳结束,脑中胡思乱想起来,心灵中似乎卸掉了铠甲,变得敏感、脆弱。
木桌上摊开一摞符纸,有一尺见方,这种大型符纸是他专门用来施展“折符术”
的。
朱砂磨散开,镇纸压住一角,符笔持在手中,脑中思绪发散,顺着心中所想慢慢书写。
一个个符文印上符纸,没有刻意带动法力,只是随便写着。
都是这些天干活时的一些感想和心中情绪的抒发。
蕴含着诸如:疲乏、辛苦、喜悦、沟通、清扫等等,渐渐地思绪开始统一。
夜已深,四下一片宁静。
门外偶尔传来几声狗叫,一种只有山村才有的独特气息涌入心头。
符纸上的符文开始向着这方面靠拢,一页页的符纸被写满,放在一边。
再次下笔时,脑中一转,随手写出一个“家”
字符文。
不由得笔锋一顿,停了下来,出神地看着这个符文。
“家”
在最早的象形写法是画了一栋房子,然后在房子里圈着猪。
远古时代,狩猎不易,最早发现猪可以通过驯养,为生活提供食物。
为了保护猪不被外部猎食,只能养在房子里和人一起居住,这是最早的写法。
就是“人”
字,两边垂下贴地,象征屋顶遮风挡雨,内部画猪的大致形态,这就是“家”
字的由来。
张麻看着这个字,脑中思绪万千,忽地重新取了一张符纸。
他没有再以符文书写,而是按照自己心中所想。
先打宝盖头做屋顶。
停顿片刻,再画一横,象征宗门,这也是他的家。
接着又画一横,这是家族,然后继续画一横,是自己现在住所。
想了想一竖贯穿三横,代表自己与宗门、家族、居所相牵连。
细想片刻,最上面再补一横,代表父母,在右侧连点了两下,代表妻儿,一个全新的“家”
字跃然纸上。
透漏出安定、祥和、和谐。
不由嘿嘿一笑,端起欣赏,这是一个篆文,这是他对家的认知。
同时他发现了一个书写篆文的诀窍。
在梦境中,以汉字为例,被无数学者根据字形字意进行推衍,归纳为几个阶段:
();() 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而对于张麻来说,梦境中汉字的演化由于历代学者的解读,已经将字形字意研究了个透彻。
而他只需要根据各类解读,进行正推或反推。
加上有针对性的感悟理解,很容易就可以转化为属于自己的篆文。
就如这个“家”
字一样,今天晚上的这一点感悟对自己的将来至关重要。
张麻思索着:除了自己刚才想到的,还有哪些东西能够加速自己对篆文的感悟?
篆文“家”
透漏出的信息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