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这话,当即明白了林清月的意思。
她笑着请林清月上了二楼,又差人送了茶来,待林清月吃过茶,她才开口,
“姑娘,我出三百两,买你这香膏的方子。”
“颜掌柜有所不知,这个香膏,世上只有我表兄能做,其他人即便得了方子,我也保证他做不出一模一样的香膏。您若喜欢,我便只放在如玉楼卖,我们二八分成。”
得知颜掌柜想买断方子,林清月也不恼,依旧客气地说着。
可听了这话,颜掌柜不禁挑眉,重新打量了一下林清月。
这丫头倒是敢要价,开口就是二八分成,有些胆量。
犹豫了片刻,她终究还是舍不得这好东西落到其他人铺子里,应下了这桩买卖。
“不过。。。。。。”
颜掌柜拿起有些简陋的小圆盒,笑道,
“这包装可得改改,得印上我们如玉楼的印记。不知道姑娘这香膏,叫什么名字,我一会儿也好差人备些封口用的红纸。”
林清月想了想,脸上露出一丝神秘的微笑,
“叫六神膏。”
。。。。。。
出了如玉楼的门,林清月手里拿着一份契书,和颜掌柜预付的五十两定金。
她望了望天,心里深深觉得,自己还是太低估这个时代的权贵了。
刚刚在如玉楼,等伙计起契书的时候,她随口问了句六神膏的定价。
原想着这小小一盒,不过二三两银子。
可颜掌柜竟然开口就是十两。
自己往睿王府辛辛苦苦送一个月兔子,也才赚个十八两,如玉楼里一盒香膏就要价十两。
林清月心中默默叹气。
她果然没见过什么世面啊。。。。。。
三弟早就在外头等着急了,见林清月终于出来,赶紧迎了上去,
“大姐姐,怎么样了?”
林清月冲着他扬了扬手里的契书,“搞定,赶紧回家一趟,下午还要送香膏过来。”
“大姐姐真厉害!”
三弟听了也是高兴,又惦记着还要送香膏过来,连忙扶林清月上车,掉转车头往城外走去。
马车在临安城的街道上走着。
晃晃悠悠地出了城。
城门外依然排着许多灾民,个个骨瘦如柴。
他们每日领了免费的粥喝了,就在这排着登记姓名,想去到朝廷给他们安排的新村子重新生活。
可官差懒怠,一天下来也登记不了多少人。
林清月抬起马车帘子瞧了一眼,忍不住叹了口气。
这些灾民只会越来越多,可临安周围的村子就这么些地,其他的又能怎么办呢,不过是在这城外喝着越来越清的米粥等死罢了。
林清月心里堵得慌,却也知道没法子,只能放下帘子不再看他们。
却忽然,在那灾民的人群里,她瞧见了一张熟悉的脸。
“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