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说来,依大周律法,如果由杨知县断案,我便是做错了?”
“私自杀人,本是重罪。”
杨磊鼓起勇气说道。
“如果由梁山几十万百姓断案,杨知县认为我有罪无罪?”
李洪听完并不生气,只是平静的看着杨磊。
“这……百姓无知,不懂朝廷律法,犹未可知。”
杨磊心虚的道。
“好!我有罪无罪以后再论,杨知县开口便是大周律法,我想问问,这大周律法是由谁制定?”
“自然是朝廷。”
“那这朝廷为何要制定律法?”
“朝廷制定律法,自然是为了惩治不法,震慑宵小,勉励良善。”
杨磊熟读诗书,张嘴即来。
李洪闻言,摇了摇头:“你口中的不法、宵小、良善的衡量标准,便在这律法之中吧?”
“那是自然。”
李洪听罢,嘴角上翘,露出不屑的表情,气愤的说道:
“哼!你这律法,由朝廷制定,而你所谓的朝廷,只是一家一姓的朝廷,法由君出,圣旨就是法,法由官制,上官喜好就是法,他们制定律法的目的只是为了维护捅志,你还指望这样的律法惠及万民?”
李洪顿了顿,看着杨磊,接着说道:
“衡量律法公正与否的唯一标准,便是制定律法的目的,你拿这维护一家一姓,保护人上之人的律法,来质问我这平民百姓,不觉得有失公允吗?”
这番话说完,杨磊惊愕的看向李洪,嘴唇动了又动,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想辩驳,却无从开口,这少年说的话虽然大逆不道,却暗合天下大同、君轻民重的圣人思想。
仔细回想,竟是字字真理、毫无漏洞。
杨磊自熟读经书律法,却从没有思考过律法的本质。
如今听这少年说来,如果制定律法的目的不是天下为公,那这律法,还是正义的律法吗?
天生聪慧,饱览群书,为人刚正,自以为明辨是非,博学多才的杨进士,今天被这布衣少年一番话说的久久不语。
难道人真的可以有宿慧?这番道理从一个十几岁的山野少年口中讲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足足半刻钟后,自命清高的杨磊站起身来,向李洪深施一礼。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适才托大,请阁下勿要怪罪,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李洪。”
李洪见他起身,态度恭敬,也跟着站起身来。
“李贤弟可有字号?”
李洪见对方先倨后恭,促狭的说道:
“字号?倒是有人叫我灭门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