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曦与谢云殊却都不这么想。
谢云殊已经放弃说服祖父,他私下里给母亲送了封信,希望裴夫人能寻机动身回襄州去,远离京中这一滩浑水,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给几位堂兄弟一点劝告,让他们早做打算。
景曦则要看得更明白一点,她和楚霁见面的时候,就非常直白地对谢丛真的行为做出了评价:“他是在一条路上走得太远,既不能也不愿改弦易辙了,要阻止本宫,这是最后一个机会。”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更难得的是极其坚定。”
景曦一叹,“若是他能为本宫所用就好了。”
她这句话指的并不只是谢丛真,还有朝中许多守旧派。当年宣皇后干政,就是他们跳出来大骂牝鸡司晨,而今轮到景曦来挨他们的骂了。
“你准备怎么办?”
楚霁问,“这些人认得是死理,自认为循的是圣贤之道,哪怕因此而死,也是流芳百世的贤臣,根本无法收买或威胁。”
“他们想当贤臣,就让他们当。”
景曦端起茶盏,袅袅白雾升起,遮住了她晦暗不明的神色。
楚霁摇头:“不妥。”
他认真道:“从前你要杀郑启祥,那是因为除了杀他无路可走,后来你杀睿王,这是因为情况特殊,但是公主,你不能将杀人当成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如果人人都用暗杀的方式除去反对者,长此以往,将会引起朝堂大乱!”
景曦怔愣片刻,突然一笑:“你想什么呢,谁说本宫要暗杀他们了?”
楚霁望了景曦片刻,确定她所言非虚,才揉了揉眉心,笑道:“公主有计划了?”
“等一等。”
景曦竖起一根手指,“父皇刚分出权力给本宫,本宫不能马上对这些老臣开刀,且等等。”
她曼声笑道:“等本宫将朝堂抓在手中之后,就由不得他们如何了。”
景曦与楚霁对视一眼,二人同时笑了起来。
熙宁二十三年六月,晋阳公主上朝时站位移至御阶之上,地位比肩太子。
熙宁二十三年八月,太子景衎之生辰,熙宁帝于外宫设宴为之庆祝,宴上太子居于帝左,晋阳公主居于帝右。
熙宁二十四年三月,加封晋阳公主之女升平郡主食邑五百,赐侯爵于驸马谢云殊。
熙宁二十五年一月,熙宁帝偶感风寒,引重症,卧床休养,遂令晋阳公主代阅奏折。
熙宁二十五年三月,晋阳公主奉命主持春闱,四月,奉命主持殿试,群臣反对无效。
殿试历来由天子亲自主持,凡中选者均可称一声天子门生。然而熙宁二十五年,因为熙宁帝病情转重,殿试由晋阳公主主持,因此这一届进士,天然打上了景曦的烙印,又被戏谑为“公主门生”
。
熙宁帝是真的病情加重,而非刻意放权,毒药和丧子的悲痛严重损害了他的身体,一直到五月才好转,再次上朝听政。
只是这一次他重回朝堂之后,才现朝中更换了很多官员,许多位置被景曦的人占据。属于天子的权柄,正在被他的女儿一点点蚕食。
熙宁帝对此心知肚明,然而他已经没有精力再从景曦手中夺走这一切了。就像猎场上年幼的狮子长大,而壮年的狮子已经垂垂老矣。
这一年太子的生辰宴上,权力的旁落表现的尤其明显。年方六岁的太子根本无力与年轻权盛的皇姐相较,哪怕这是太子的生辰宴,然而前来送礼的朝臣对着晋阳公主更加殷勤。
太子虽然才六岁,但坐在东宫的位子上,生母柳氏耳提面命,身边婢仆争相逢迎,又有外界压力在,并非普通的六岁稚童,对气氛要敏感的多。
眼看太子神色茫然,不易察觉地东张西望。熙宁帝心中一叹,伸手招太子过来,和颜悦色地道:“太子如今满了六岁,可以正式入上书房开蒙读书,朕为你挑选几位伴读陪你读书可好?”
太子脆生生应道:“儿臣多谢父皇!”
景曦闻声笑道:“儿臣也想求父皇赏个恩典,升平如今到了开蒙的年纪,不如同太子一起,也趁这个机会挑几位伴读陪她。”
熙宁帝讶异道:“升平才三岁,便要开蒙读书吗,是否早了些?”
景曦含笑,语气中颇为骄傲:“升平早慧,两岁时儿臣在帮父皇批阅奏折时,升平就爱靠在旁边看,久而久之,她自己竟就记住了几个字,如今每天追着她父亲,要她父亲为她读书,搅得文绮宫上下不得安生,既然她精力如此旺盛,依儿臣之见,不如先给她开蒙,有兴就学些,没有兴,五岁再读书也不迟。”
尽管嘴上埋怨,景曦眼里却全是笑意。熙宁帝听得惊讶,朝望舒张开手道:“升平过来,让朕看看。”
三岁的升平郡主生的粉雕玉琢,像是冰雪堆砌出来的人,她穿着火红的衣裙,头挽着双丫髻,间几朵生动明丽的珠花,正窝在谢云殊怀里吃点心。
听熙宁帝叫她,望舒从父亲怀里下来,一头扎进了熙宁帝怀里,甜甜道:“皇祖父!”
熙宁帝又怜又爱,将她抱起来,笑问:“升平爱读书吗?”
望舒连连点头,道:“我还不会读书,只能叫父亲给我念,书可有意思啦!等我认全了字,就能自己读书,不必劳烦父亲了!”
熙宁帝笑道:“升平这是想去考个女状元吗?”
望舒道:“我不想当女状元,我想像母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