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以颍水得名,秦王嬴政十七年置颍川郡,治所阳翟。此地自古以来就是个钟灵毓秀、繁华富有的好地方,更是世家大族聚集之地。
时维九月,白露为霜。
学舍内,先生散课后,弟子们开始高谈阔论,讨论学术、畅谈时政。此处乃颍川郡的郡学,东汉的官学中央京师有太学,地方州郡有郡学。
韩珏见郭嘉没有多少舌战群儒的兴致而且一直扭脖子,便问道:“嘉郎今日似乎身体违和?”
此时郭嘉年方十三四,未及弱冠,没有表字,所以如此称呼。
跪坐在席的郭嘉闻言下意识的揉了揉脖颈微微一笑,解释道:“昨日挑灯夜读,不慎失枕。”
而后又道:“珏郎可有缓解之法?”
昨夜卧榻之上,辗转反侧,思索白日所学,不晓得何时入眠,一早起身方觉颈肩疼痛、颈部不得扭转。他与韩珏年岁相当,私交尚可,又知其所知驳杂,故有此一问。
既然郭嘉求助,韩珏当然点头答道:“有一古法,可以一试。”
就算郭嘉不开口,韩珏也会主动设法送温暖。她本是后世之人,怎知一觉醒来变身成为颍川韩氏同宗。所谓同宗,即“五服”
以外九族之内的同姓之人,祖上同一祖宗,但血缘关系已淡薄。
韩氏,始于春秋晋国,现乃颍川、南阳之著名郡望。韩氏的韩韶与钟皓、荀淑、陈寔齐名,因清高有德行闻名于世,被称之为颍川四长。
虽然韩氏是颍川郡响当当的世家大族之一,但韩珏却是出身寒门庶族。庶族,门第寒微,又称寒门,但并非指贫民阶层,也不算贫穷,而是社会地位在世家之中不入流。
像韩珏,其父在世时仅为县尉,不过是一县之地的三把手,实属芝麻大的小官。而同为颍川韩氏的韩馥现任御史中丞,身居高位,这才叫门第高贵。
至于郭嘉,出身颍川郭氏,郭氏累世衣冠,乃法学世家主攻律法,先祖郭躬官至廷尉。不过郭嘉同自己一样,门第不高。韩珏女扮男装混迹于郡学之中,实属无奈。加班睡了一觉再一睁眼,直接穿越时空变成这么个情形,暂时无法改变,也不想改变。
原身的母亲牛氏因丈夫病逝于任上,携独女返乡,恐族人因无子收回祖产而无所依靠,不得已让女儿韩瑛顶替早夭大儿韩珏的身份。本是想等遗腹子出世后看看是男是女再做打算,结果怀胎十月一朝生产一尸两命,留得孤女韩瑛伶仃无所依。
韩氏族老还算厚道,代为料理后事后,只收回了一半的土地,所以韩珏现在依然是位拥有数百亩良田的小地主。如果她性别为男,现在好好读书,将来或许可以通过韩氏的关系谋个一官半职。
然而,身为后世之人,哪怕未熟读史书,也知道眼下身处的时代是东汉末年。现在是光和六年,也即公元183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一年后便是燎原之火。
顶着亡兄的名头,对外号称十二岁,实际上这副身体满打满算才十岁。这个年纪,能干什么?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这首歌她会唱,但谁能告诉她,此时的曹操在哪里,刘备又在哪里?时间点儿不对,大腿还没有成为大腿,不知道正在哪里颠沛流离。更何况,以她的身份到时候大腿看不看的上都难说!
据后世某位史学家统计,在无休止的战争、大规模的屠城、饥荒、瘟疫的连番打击之下,等到三国初年,中原大地人口总数锐减达70%以上,许多地方更是赤地千里、十室九空。生活在这个时代,如果能平安过完一生,简直跟中“双色球”
一等奖一样幸运。
只有努力闻达于诸侯,才能苟全性命于乱世,所以韩珏的计划是徐徐图之。趁此机会,努力交好未来的名人能士,使劲的刷好感,多个朋友多条路,这样以后无论投奔谁都能有故交照拂。
可惜的是,颍川郡的官学内似乎并没有除郭嘉之外的其他历史名人。没有研究过三国的历史,只知道上学时课本上曾经出现过的历史名人,颍川郡确实很多名人。比如,后世大名鼎鼎的颍川荀氏荀彧、荀攸,陈氏陈群,钟氏钟繇……
可这些都是世家之人,门第太高,她一个父母双亡家境贫寒的破落户,唯一能用的名头还是韩氏,哪里高攀的起。更何况,颖川郡领十七县,韩氏跟郭氏正好都在阳翟,荀氏在颖阴,陈氏在许县,钟氏在长社,都不在一个县。
说实话,穿越已数月,她还没出过城,未见过这些名留史册之人。唯有郭嘉,同属寒门又离得近,有意结交之下,略有私交。
自从搞清楚所处的时代,韩珏努力读书,发奋练武。别人读书练武是为求功名货于帝王家,而她读书是为了方便社交,练武是为求自保,可惜目前为止,文不成武不就。如果不是经历过后世知识大爆炸的洗礼,这些晦涩的简牍简直犹如天书!
至于说练武,以她的小身板,没有天纵之资,纵使日日饮羊乳强身健体也练不成三流武将。可以说是拉不开一石弓,砍不断碗口粗的树,愁啊!
插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