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魏储依的字迹,她虽不善文墨,却一眼能认出他的笔迹。这些年每逢四季轮替之时,都能收到兄长来信,相思稍解,却更添惦念。
她摊开纸墨给他回信,想了又想写道:
“十七很想兄…”
只这一句便红了眼眶,她伫笔不动,待忍下泪意,方继续写道:“我一切都好,这几月又长高一节,不过仍不及萧恒长得快,他已快高出我一头,师母说男子成年最易长高,兄已二十有三,想必身量比之先前更高,不知如今我到兄何处,待相见之日,定与兄比较比较。师父师母待我也好,兄不必挂忧。只是念兄心切,待上合事了,我便去苍狼山寻兄,我身怀武艺,一向少有人敌,那时带兄远走高飞,此生此世再无分离。”
她本要把冬季所历之事一一详述,但想到马上就能相见,莫不如当面说与他听。于是待字迹干爽,她把信页合封,趁天黑前,快马加鞭送到城外驿站。
十七一离开馆舍,李清芳便从门后走出,伙计把信交他手上,他看了重重一叹。
伙计不解,“公子为何要截下那小公子信?”
李清芳叹道:“无人收信,怎寄得到。”
说着从怀中又掏出几封,其上皆有“十七亲启”
字样,他数了数,一共有十二封。
“她日渐长大,就要骗不过她,待送完这几封便再无信了,那时我该如何与她说…”
伙计探头看一眼,讶道:“可是公子写的,要寄去哪里,我这便帮公子寄出。”
李清芳摇了摇头,“非我所写…罢了,还是我自己寄罢…”
那是魏储依在等候落时一笔一笔写下的,足足四十封,每个季节之初,由他交给十七。
李清芳曾问他将来如何,他久久沉默才说:“那时十七已经及笄。长大了,当该面对人生…”
几岁大的孩童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时候长了,不闻不见,多半会慢慢忘记。但十七异乎常人,每次见到李清芳,第一句便是问起她的兄长。相依为命的两个人,魏储依待她又是那样温柔细心,早已刻骨铭心,如何能忘得掉。
李清芳试图依从魏储依交代,某一次并未拿出信笺,可她开始不吃不喝,就要不想活了。既然忘不掉,就只能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二人团聚。李清芳试图给他写信,到处打探他的消息,然而皆无影踪,他像一粒投入河中的沙砾,尚未起涟漪,已然消失难觅。几年前,有差役回上阳城复命,隐约听说那苍狼山上徒众死伤大半,而他本就有旧疾,又遭大难,恐怕早已凶多吉少。
这些年,每每给十七递信,李清芳都心怀莫大愧疚,她一心盼望兄长回家,他不忍当面揭开真相。
晋南邻槐国,东近祁国,西连成国,北面匈奴。交界处常战乱不断,尤其西北边境,成国与匈奴勾结,一同侵犯晋境,此次战争已持续数月,晋师粮草短缺,兵力频频告急,于是朝廷各地集粮,由当地折冲府卫士护送官粮,直送到战场上合。
和州派出折冲府卫士数十,十七萧恒亦在列,一行人冒雪出,径直取道上合。
上合位于晋北,只是与上阳城一上一下,上阳城偏东,上合则略略偏西。气候一路多变,好在未遇到甚么波折,交接尚算顺利,只路途曲折,春夏两季都在赶路,至入秋才折返。
回程遇到各地卫士,由长官率领汇合一起,再一并到都城进宫复命。
人多难免口杂,十七偶然听人提到苍狼山,言说那里徒众已伤亡大半,当年和州最小的解元也在其中。十七大为震惊,足足半日才能回神,她辗转找到最初提及苍狼山者,那人出自都城富家,是个口无遮拦的纨绔,听十七问起,不过是一句话,偏偏遮遮掩掩,就是不道出实情。更在得知十七出身和州府,面上毫不掩饰鄙夷,对和州最小解元一通贬低,言语粗俗,不堪入耳。
十七只想探听魏储依消息,未得到回复便也罢了,居然敢辱骂她的兄长。她废话不说,直接出手以武力解决。那人逐渐不敌,呼朋引伴时被她错力折断了腿骨,这回惹下麻烦,都城卫队齐齐围击十七,直追到她的住处。
事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萧恒笑眯眯劝解,明着拉偏架,暗里更是偏私不已。他是大将军萧子昂孙儿,就是卫队长官见着他也得礼让三分,其余人更不敢拿他如何。那人收下十七赔罪厚礼,表面与之和解,孰料夜里又招同伙聚集在一处,约定必要收拾了那个狠厉之人。
十七狠厉,武艺又高,那些人便谋划暗中动手。
这些年她攒了不少银钱,因要去寻兄长,全部带在身上,哪知打了一架就变得身无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