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鼎锅的用途 > 第74章 起兵抗倭(第2页)

第74章 起兵抗倭(第2页)

“我们团结起来,拿起武器跟他们拼,赶走他们,消灭他们。”

鹿大山说。

“跟鬼子拼了。”

“赶走倭寇。”

“消灭倭寇。”

大家一声高过一声。

当下鹿大山拉起了一百零五人的队伍,成立保安团,他任头人。随即他命家人抬出两坛老酒,杀公鸡滴血,大家喝血酒起誓:不惜断头流血,团结一心,奋勇杀寇,至死不渝。

鹿大山出资购置马匹、弓弩、长枪、大刀和战袍,每人配有精良的武器、战马和战袍。接下来他带领队伍日夜操练,随时准备杀敌。

鹿大山还有一支神秘的探马队,这支队伍由树蔸和树根从雁群里训练出来的,分侦察雁和信雁。

树蔸穿着铁衣铁甲驾着雁队在天上巡逻,侦察雁后头一般跟着两到三只信雁。他站得高望的远,方圆几十里范围内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现敌情,他用绢布画下敌人的动向,将绢布绑在信雁的腿上带回地面上的人。

平时大雁飞翔的时候不停地叫,侦察敌情时雁的嘴巴上都套着笼子,飞翔的过程中悄无声息。

空中的大雁就怕地上用箭射,不过这群雁训练有素,树蔸看见地上有人搭箭一声口令大雁整体灵活地左转、右转、上升,哪怕箭雨射来都会擦翅而过。

一天,出现了一股二十七人的倭寇,一色的大袖管大裤管装束,拖着木屐,腰挎长刀秘密走在林间小道上。空中的树蔸现这一敌情立马把这一信息传到地上。

鹿大山带着队伍埋伏在路两边,当敌人靠近,他一马当先连劈三个倭寇于地,倭寇的长刀哪里挡得住他的双板斧呀!

解仲玉一声令下:“包抄,杀,一个不留!”

队伍像铁桶一样把倭寇围住,鬼子还没弄清楚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神仙一样的勇士,到死不明白是头顶上的大雁透露了他们的行踪。勇士们像劈柴一样一阵子猛劈,不要一个时辰歼灭了全部强盗。

这是一场鼓舞人心的战斗,起反侵略的先河,打响了抗倭第一仗。紧接着杀倭寇驱赶倭寇的斗争在沿海地区不断生。

倭寇贼心不死,赶走了一批又来了一批,杀死了一窝又涌来了一窝。蜂拥而来的倭寇变本加厉地报复,所到之处成挖了焦土,寸草不生。

有志之士咸来投奔鹿大山,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鹿大山组织的队伍壮大起来已达上万人,鹿夫人拿出箱子里宝支援抗倭,购置兵器、铠甲和马匹,一支全副武装的鹿家军成立了。

鹿家雁让鹿家军如虎添翼,鹿家雁有三百零六只,有二百八十八只入伍,编成二十四队,树蔸和树根训练成侦察雁、信雁和战斗雁。

树蔸乘大雁高空侦探,又快又准地把敌情通过信雁传递给鹿家军,每次都给敌人一个突击,没失过手,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倭寇也怕了死,听说鹿家军吓得魂飞魄散,白天缩在窝里,到了晚上像老鼠一样偷偷摸摸出来打劫,他们的窝点很隐秘。

不过没有树蔸指挥的侦察雁找不到的匪窝,就算钻进地缝地洞里也能找到。虽然雁晚上看不见,可不影响它们飞翔。它们不需要用眼睛看,只要注意听树蔸的口令。

匪窝里的鬼子晚上活动时大灯大亮,这些光亮暴露了他们的踪迹,低空飞行的树蔸看得一清二楚。

树蔸出前在营地上烧三堆大火,这是他的航标,他摸清敌情后朝着这个目标返航。

第二天,鹿家勇士乘战斗雁从天而将,神不知鬼不觉摸到鬼子跟前。头晚活动了一夜的鬼子这会儿还在四季岭上做着春秋大梦,来不及穿衣人头就掉了地。

后来鹿家军还研制了一项杀伤力很强的先进武器——飞筒。把干竹子截成一节节筒子,往筒子里筑火药,栽一根引线,封上口子。

投放飞筒之前先点燃引子,飞筒落到敌人面前引子刚好点燃火药炮炸。飞筒分大小,大的可筑五斤以上的火药,小的一斤以上。

小的用于打伏击,近距离直接用手投。大的用于长距离战场,出动雁队,一队载一人一飞筒从空中投放。

那些倭寇在这支天兵天将面前完全是纸老虎不堪一击。鹿大山带领鹿家军辗转沿海一带击灭倭寇八千余人。捣毁了窝点三千余个,缴获了大量财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