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免费阅读 > 第603頁(第1页)

第603頁(第1页)

「難一點的是進京後,屆時經義之外還考時務策,不過最近每日下學都往州署衙門去,學的也是這些。放心,不敢說十成把握,七八成是有的。」

桑蘿想說縱是今年不成,還有兩個太學的名額,不過這話到底是沒說,沈烈平時少有表現出什麼,但桑蘿知道,他最初科考是因為她,因為這個家,到後邊卻也是有他自己的追求了。

男人哪有真不想建功立業的,大亂那幾年原是最有機會崛起的,沈烈和陳大山這幫人選擇了家人,到如今才是為自己拼。

沈烈如今這情況,真想有一番建樹,抓住今年這次機會自己考上去絕對比太學裡再讀個幾年要好得太多。

因而並不多話,把鬧騰得歡的兩個孩子接過來,道:「我陪孩子,一會兒就該哄睡了,你去書房忙吧,別熬得太晚。」

自曾子騫夜訪問堆肥法那日起,沈烈沈安兄弟倆每晚無不是讀書到夜半,這會兒多陪孩子兩刻鐘,夜半怕是就要多讀兩刻。

沈烈在桑蘿頰邊吻了吻:「辛苦你了。」

又捏捏阿窈和謙寶的手,這才折身去了書房。

……

一道聖旨,似乎所有人都忙碌了起來。

沈烈和沈安要拼前程,桑蘿和沈寧要為歙州的家業和事業做安排。

沈金和沈銀想做他們大嫂在歙州的助力,撐起沈家在歙州甚至是其他各州的一根樑柱。

陳大山和沈金結伴一起,歷練著摸索著做一個合格的合伙人,而陳家的女人們則跟著桑蘿學食品作坊所有食品製作的工藝。

在這一道上,竟然是年歲最大的陳婆子和年齡最小的陳小丫最有天賦,最難做成的蛋撻,陳婆子和陳小丫反倒駕馭得很好。

陳家人都學會了,後邊具體到教甘氏她們,就不需要桑蘿再操心了。

至於分區劃流水線式生產,沒有太大必要,甘氏、馮柳娘這些人桑蘿信得過,也全當骨幹培養,真做到要擴大規模了,這一個個都是生產管理預備役。

……

三月中有個好消息,范妃娘有孕了,正月那會兒沒胃口時原來就已有了身孕,只是當時日子淺,她自己沒覺察,至正月下旬就確定了喜脈,到三月里等胎坐穩了才說出來而已。

喜事兒扎堆,三月末馨娘和林九娘也前後傳出了喜信兒,馨娘在特產鋪里做女夥計,倒是特意來問過桑蘿,有孕了還能不能繼續做。

特產鋪沒什麼重活,桑蘿哪會不同意,只道:「肚子較大以後可以讓你婆母或是哪位嫂子替一替你,等孩子斷奶後你若還想接著做,再換回去。」

馨娘哪有不願的:「做,當然做的,多謝嫂子了,我原還怕這一懷孕生子這份工就沒了。」

桑蘿聽得笑:「哪裡至於。」

而魏家那邊,原本想再學一年基礎紮實些明年參加科舉的魏清和,因為這猛一晉級當爹了,也決意今年就下場一試。

時間轉眼到了五月,州學裡是有一整個月田假的,大興莊幾個在州學讀書的幾乎全都一頭扎進了書里。

沈烈魏清和是沖科舉去,王雲崢有心一爭今年州學唯一一個往京城參加國子監招生考的名額,沈安、許文泓和許文博幾個卻是感受到了其中緊迫。

就連阿戌和周長和,也猜到州學今年應該會招生了,不敢打擾沈烈幾人,自己在家裡悶頭用功。

大興莊一個閒人也尋不出來。

……

五月後糧價又降了一波,已經穩在了斗米一百二十文了,糧食一降,菜和肉也相應的降了些下來。

東市從前只桑蘿開的那個生鮮鋪里十天左右能有一次豬肉出售,五天一次限量賣點兔肉雞鴨肉,如今開起了一家肉鋪。

那肉鋪老闆不是別個,正是只剩了一臂的鄭屠戶,他是殺不了豬了,但兩個兒子還做得了這活計,鄭屠戶便重操舊業,在歙州城裡開起了肉鋪。

只不過也不能天天供應,大概七八天能接到大興莊外其他鄉民一趟殺豬的活兒,肉就由他包圓了在鋪子裡賣。

也和桑蘿那家生鮮鋪一般,有豬肉時提前一天在鋪門處掛個牌子,順帶著魚肉、雞肉、羊肉,能弄到什麼就賣點什麼,把營生先支了起來。

對於歙州百姓來說,買肉比之從前顯然是要容易一點了,雞鴨不說,從前十天能買到一回豬肉,現在有兩家賣肉的鋪子,運氣好隔個四五天東市里能看到一回賣羊肉、豬肉的。生活漸漸接近前朝大亂之前的模樣了,不,因為沒有重役重稅,有一個體恤百姓的皇帝,甚至比那時候還要更安心些。

大興莊特產鋪的一應商品也隨之下調了一次價錢。

桑蘿忙過五月,去了趟州署衙門同范妃娘打聽貢舉入京是走水路還是6路,皇帝一堆的賞賜里有兩匹馬,她一直就讓趙大幫忙在莊子裡的牛棚邊養著呢,和莊子裡唯一一頭牛做伴。

無端端賞兩匹馬,她猜著怎麼著都是有用場的吧。

果然,范妃娘說走6路。

「河道多年無人疏通了,陛下這幾年予民生息,也不願興勞役,所以人少東西少船輕時可以走水路,帶了貢物人又多的話就得走6路,且今年還幫朝廷購了不少糧食,便是隨貢入朝的。」

桑蘿明白了,果然賞兩匹馬不是沒有緣由的,又跟范妃娘打聽了長安氣候,陪范妃娘聊了會兒才從刺史府離開,出了刺史府就往車馬行定製馬車去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1t;)

&1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